科普: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馮玉婧)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該國最近從分屬兩起聚集性感染的4名患者體內分離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並稱發生這一突變的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
科普: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馮玉婧)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該國最近從分屬兩起聚集性感染的4名患者體內分離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並稱發生這一突變的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
對於變異毒株傳播範圍的擴大,公眾擔憂的是,攜帶這種名為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是否更危險?是否會影響新冠疫苗研發?
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5月初在《感染、遺傳學與進化》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已確認了新冠病毒基因組中198個曾重複發生的變異,這些新冠病毒共享的同一祖先來自2019年年底。
實際上D614G並不是一個新突變,在疫情初期就已獲分離鑒定。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7月初通報說,早在今年2月份,發生這種突變的毒株就已被鑒定出來,當時它主要在歐洲和美洲傳播。
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網站5月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介紹說,D614G突變意味著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甘氨酸是一種非極性氨基酸,而天冬氨酸擁有一個帶電荷的極性側鏈,考慮到兩種氨基酸基本性質的差異,D614G突變不太可能是一個“沉默的突變”,而被認為具有顯著生物學意義。
這種生物學意義如何體現?是否意味著更強的致病性和傳染性?科學家對此看法不一。《國際傳染病雜誌》5月刊登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包含4000多個病毒基因組的新冠病毒“系統進化樹”后發現,感染髮生D614G突變的毒株可能與更高的病亡率相關。研究人員觀察到,那些可能在歐洲人群中引發了致命感染的新冠病毒毒株特徵之一就是攜帶D614G突變。但研究人員也強調,這項研究缺乏實驗證據,僅是對有限數據的分析。
在另一項美國《細胞》雜誌7月初在線發表的研究中,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研究人員報告說,攜帶D614G突變的毒株已成為全球新冠大流行中最普遍的毒株之一,從國家、區域、城市等不同地理範圍來看,與不攜帶D614G突變毒株相比,攜帶該變異的毒株感染比例都呈周期性增長模式,表明D614G變異在適應性上更具優勢。研究還發現,感染攜帶D614G變異的毒株後上呼吸道病毒載量會增高,但不增加疾病嚴重程度。
范克爾克霍夫也強調,截至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攜帶D614G突變的毒株會導致更嚴重疾病。科研界普遍認為,還需更多研究才能判斷D614G突變是否會對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及致病性產生顯著影響。
綜合已有的多項研究結果來看,有專家認為,D614G突變也不太可能對在研新冠疫苗的功效產生太大影響。大部分在研新冠疫苗都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為靶點,通過表達刺突蛋白RBD誘導人體免疫系統產生能結合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從而實現預防感染的目標。而D614G突變不在刺突蛋白RBD內,因此不太可能影響表達RBD的疫苗誘導人體免疫反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