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講述美國沙塵暴時期經歷
《骯髒的三十年代:沙塵暴中的美國人》,[美]蒂莫西·伊根著,龔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當生命中最簡單的事——呼吸,都成為威脅 |
親歷者講述美國沙塵暴時期經歷 |
《骯髒的三十年代:沙塵暴中的美國人》,[美]蒂莫西·伊根著,龔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如今,氣候變暖、大氣污染、土地荒漠等環境問題仍在威脅著人類生存,是人們需要面對的、不能繞過的問題。在6月5日國際環境日到來之時,回顧歷史,看看那些歷史上因人破壞環境引發的災難,了解它們是如何發生的,當時身在其中的人之艱難,提醒我們,不要讓歷史重現。
美國專欄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蒂莫西·伊根撰寫的紀實著作《骯髒的三十年代:沙塵暴中的美國人》剛剛在國內出版,講述的正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沙塵暴事件。本書於2006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書中介紹了沙塵暴的背景及產生原因,一戰期間及之後,小麥價格上漲,刺激了美國國內的糧食生產,在這一需求下,美國政府推出了宅地法案,造成了美國西部的大開發,人們不計後果地翻耕大平原,剝光了那裡千百年來固定土壤、抵禦風蝕的植被。最終,前所未見的沙塵暴席捲美國西部,還波及了芝加哥甚至紐約。作者通過十幾個家庭及其所在社區和地區的興衰,將塵封往事揭開,再現了一段即將被親歷者帶進墳墓的上世紀30年代的記憶。
黑色星期天,科羅拉多南部
他們的故事
“當生命中最簡單的事——呼吸,都成為威脅。”86歲的艾薩克·奧斯汀和他的八個兄弟姐妹是在地洞里長大的,他說沒什麼能與上世紀30年代的那場黑色沙塵暴相提並論。
烏雲般的沙塵翻滾著,升上1萬多英尺高空,像移動的山脈一樣滾滾而來。周圍一片漆黑。下午剛過一半,公雞就打鳴了。“那時候會一連許多天伸手不見五指。”奧斯汀說,他那代人都是這麼說的。
牲口的眼瞎了,窒息而死。農民切開它們的肚子發現胃裡全是細沙。馬匹在風暴中狂奔。孩子們咳到嘔吐,得的是“塵肺病”。
另一位親歷者珍妮·克拉克就得了這種病。1935年4月14日,那天有史上最可怕的沙塵暴,30多萬噸的大平原地表土在天空飛舞。此後幾周,才8歲的珍妮·克拉克咳個不停。醫生最終診斷她了塵肺病,棕色瘟疫。
最傷心的是珍妮的母親。19世紀以來,西部平原一直是“肺病患者”的天堂。當年,珍妮的母親因健康每況愈下,呼吸變得很不穩定。醫生開的藥方是:到西部去,到南部草原,到西部去呼吸空氣。她是為了呼吸這裡的空氣而來的。沒想到的是,她的女兒卻因此得了塵肺病。
本書的封面是一張黑白照片,1935年前後,三個女孩戴著像防毒面罩一樣的防塵口罩,以期過濾空氣中的灰塵。
經歷過沙塵暴的人們不會忘記那些可怕的日子:沙塵像指甲銼一樣擦過皮膚,力道大得讓人生疼;濕毛巾塞進門底下,門上貼著膠帶,窗戶上蓋著濕床單和毯子,牆上的裂縫塞滿了碎布和報紙;男人見面都不互相握手了,因為靜電大得能把人擊倒;醫院推遲了手術,因為他們無法確保手術室的清潔;麵粉廠不得不減少開工時間,以免灰塵和穀物混在一起……
1歲不到的孩子時常被油膩膩黑漆漆的東西蒙了臉,嘴唇上滿是泡沫和泥污。發著高燒,無法咽下瓶中的牛奶,反上來的是黑乎乎的嘔吐物;產婦黑澤爾宮縮最厲害的時候,丈夫帶者瘀傷、血流不止、滿身塵土地走進產房,他剛剛從黑暴雪中趕來;汽車拋錨,漫天風沙中步行求助的農民窒息而死……
挖出圍欄杆,俄克拉荷馬錫馬龍縣,1936年
廢棄的農場,俄克拉荷馬錫馬龍縣
最嚴重的時候,沙塵碗覆蓋了一億英畝土地。揚沙橫掃了北部平原,但災害中心仍在南部平原。一片與賓夕法尼亞州面積相當的土地遭到毀滅,人們紛紛出逃。上世紀30年代,超過25萬人因沙塵碗而背井離鄉。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小說《憤怒的葡萄》的背景就是這個時期,但他只寫到人們破產、逃荒,移居有綠樹青草的地方,沒提那些人是為了逃離沙塵暴。
不過,本書作者卻告訴人們,處於黑色沙塵暴中心地帶的家庭則生活在西部深處,“沒有多少人聽說過這些留守者的故事,這些人或是因為沒錢或是因為缺乏意識;或是出於忠誠或是頑固而畏縮不前,按照他們銀行賬戶上的全部家當來看,他們相信明天。然而,生活在沙塵碗中心的大多數人,1930年人口的大約三分之二,在那艱難的十年中從未離開。”
並沒有結束
美國氣象學家將上世紀30年代的沙塵碗評為20世紀頭號的氣象事件,歷史學家走過這片滿目瘡痍的大地時,感嘆這是美國最嚴重的、持續時間最久的環境災難。“對美國土地的破壞沒有哪一次比這次更大更持久。”歷史學家唐納德·沃斯特表示。
由美國寶塔製片公司製作的14集紀錄片《當天氣改變歷史》中,第八集“黑色風暴事件”專門講述了這場災難。
通過這些信息人們了解到這場沙塵暴很嚴重,起因是什麼和影響如何,但在打開這本書之前,我們卻不了解那個時期生活那些地區的人的遭遇。
與歷史視角和科學視角不同,本書則是從人的故事或者說遭遇開始講述的,而且貫穿始終,時間跨度從1901年到1939年長達40年之久。
得克薩斯-俄克拉荷馬狹長地帶的草皮校舍,1889年
近70年後,伊根用幾年時間採訪十幾個普通家族,有懷特家族、道森家族、厄爾里奇家族、博斯家族、奧斯汀家族等。他們中的親歷者已是八九十歲的老人。正是通過倖存者的以及他們後代的講述,把讀者重新帶入這段災難史,他們怎麼抱著希望來到這塊土地,經歷了什麼的痛苦,之後作了什麼選擇。
作者還遍查了各種歷史檔案,包括法院檔案、天氣檔案、報紙、書籍、日記,還就乾旱、社會生活、農業生活詳細信息採訪無人之地歷史博物館館長。
無人之地,美國農業安全署
《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評價說:“令人心痛的歷史……伊根對風暴的生動描述,再現了世界末日的狂暴。然而,他在捕捉人類所遭受的痛苦方面確實非常出色……這是一本書令人清醒、痛心的書。”
災難發生后,羅斯福總統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些農民變了:他們更加尊重土地,建立了土壤保護區,重植草皮,誓言絕不再重蹈覆轍,絕不再讓自己所生活的大自然崩潰、孩童因呼吸疾病而喪命;沙塵暴事件催生了美國出台《土壤保護法》;在古老的沙塵碗的腹地,有了3個由林務局負責的國家草原,等等。
但是,許多承諾僅僅持續了一代人的時間,隨著全球農產品時代的到來,黑色塵暴已成為遙遠的戰爭,在新一輪“點谷成金”的狂潮中被人遺忘了,包括羅斯福命令種植下的2.2億棵樹大多已消失。
“高地平原從未完全從沙塵碗中恢復過來。”作者在“後記”中寫道。65年之後,一些土地仍然貧瘠、被風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