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國文/教人生道理 「若不撇開終是苦」

0

國中教育會考登場,第一節社會科考試,中部考生說,難易度適中。記者喻文玟/攝影

會考國文/教人生道理 「若不撇開終是苦」
國中教育會考登場,第一節社會科考試,中部考生說,難易度適中。記者喻文玟/攝影

108年國中教育會考國文科取材廣泛,有素包子起源、吳晟新詩「去看白翎鷥」,也出了對聯「若不撇開終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順便傳授人生道理。

受教育部邀請解題的台北市介壽國中教師陳靜儀指出,今年國文科程度適中,有許多日常題材,具有生活化的特色。文言文有13題,比去年少了一題,約占整份試卷的27%。

陳靜儀提到一篇選文以南非約翰尼斯堡機場為例,說明跑道設計與當地的風速、風量等因素相關,考驗學生分析理解能力。另一題談到素包子的起源,從南宋時期開始介紹,考的是梳理訊息的能力,都是較為生活化的選材。

考題中也出現有趣的「析字聯」,要考生去理解「若不撇開終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的意涵,並判斷上下聯的格律和寫作手法,讓新北市江翠國中教師陳恬伶留下深刻印象。

陳恬伶解釋,「若」和「苦」字形接近,上聯講述人生需要學會放下;「各」和「名」字形接近,下聯講述面對挫折和考驗,必須能按捺住。考題出的非常漂亮,強調統整性能力運用。

另外,升學考試取材常客、詩人吳晟,今年又有新詩「去看白翎鷥」入題。陳恬伶說,這篇作品相當白話,不難理解,考題主要是讓學生判讀文本內容,並賞析寫作手法。

會考國文科題型越來越多元,今年出現一個「文轉圖」的考題,要求考生將溪流的走向、支流位置,進而判讀地圖。陳恬伶表示,古代很多文本就有類似這樣的文圖概念,例如「山海經」,學生除了要能讀懂文句,也要有一些地理知識和判讀地圖的能力。

近年媒體識讀受到重視,國文科也屢次出現要求判斷不同文本立場的題目。陳恬伶說,今年是改寫「資治通鑑.魏紀九」及「世說新語.方正」的部分內容,都是講述魏晉時期司馬昭專權事件,但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這類考題的目的在於教導學生,學習知識必須比照不同資訊,才能瞭解全貌。

【相關閱讀】

‧108會考/迅速掌握重點! 國英數社自最詳細考前猜題
‧整理包/國中會考衝刺! 各科必考重點一次看
‧決戰會考選書/送給12星座 陪考的最佳好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