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親送馬鳴山鎮安宮重要民俗證書 科技部長見證

0

雲林縣「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8月獲文化部公告為重要民俗,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親赴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頒發登錄認定證書;而科技部長陳良基出身褒忠鄉,以在地子弟的身分相迎,寫下文化與科技部長同台見證台灣重要民俗的佳話。

雲林縣「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8月獲文化部公告為重要民俗,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親赴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頒發登錄認定證書;而科技部長陳良基出身褒忠鄉,以在地子弟的身分相迎,寫下文化與科技部長同台見證台灣重要民俗的佳話。

鄭麗君指出,之前文化部指定重要民俗,證書都是寄送的,這是她第一次親送證書,向大家報告此一信仰「不只是雲林信仰,更是國家級信仰」。她表示,民俗代表祖先留下的生活經驗和智慧,促進地方的團結和感情。明年文化部編列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預算為2.8億,是她2016年就任時的2.3倍,希望讓在地文化向下扎根。

陳良基表示,從小在鎮安宮廟埕長大,「我的忠孝節義都是在這裡看布袋戲、歌仔戲學的。」小時候只知道跟著大人拜、如今有學者紀錄研究,成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我以褒忠鄉子弟為傲」。身為科技部長的他認為,信仰本身是社會進步和穩定的重要力量。

「褒忠鄉子弟過年沒回來沒關係,五年大科一定要回來。」馬鳴山鎮安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章金樹表示,感謝大家「牽成」紀錄和保存此一重要儀式,希望藉專書和紀錄片的出版,讓台灣人感受褒忠鄉民虔誠的信仰。

目前全台共有21項國家級的重要民俗,「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是台灣第19項重要民俗,也是雲林縣第4個獲此榮銜的無形文化資產。

馬鳴山鎮安宮為台灣「五年千歲」總廟,分靈廟遍及全台,其祭祀12位王爺的「五年大科」歷史悠久且規模盛大,由原本的14庄擴及到目前大約5百個香庄。祭祀儀式極具地方特色,包括香庄進香請王遶境、三朝清醮、香庄遶境迎送王等,科儀保存完整,內容豐富多元。

文化部表示,「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之所以具資格登錄為國家級重要民俗,除了別具特色,歷次活動皆為民間持續自發參與,充分展現台灣民間豐沛的文化生命力。

文化部長親送馬鳴山鎮安宮重要民俗證書 科技部長見證
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獲文化部指定重要民俗,鎮安宮辦上百桌流水席慶祝。記者陳宛茜/攝影
文化部長親送馬鳴山鎮安宮重要民俗證書 科技部長見證
文化部長鄭麗君(左一)親赴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頒發登錄認定證書,科技部長陳良基以在地子弟(左二)的身分相迎,寫下文化與科技部長同台見證台灣重要民俗的佳話。記者陳宛茜/攝影
文化部長親送馬鳴山鎮安宮重要民俗證書 科技部長見證
科技部長陳良基致贈鎮安宮「鎮國安民」匾額。記者陳宛茜/攝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