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0

  1895年11月27日,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簽署了他的遺囑,將他的大部分財產用於獎勵表彰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與和平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這就是大家熟知的諾貝爾獎。1968年,瑞典銀行(瑞典中央銀行)為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了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即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有人逝去3天獲殊榮,有人陪跑32載終成空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1895年11月27日,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簽署了他的遺囑,將他的大部分財產用於獎勵表彰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與和平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這就是大家熟知的諾貝爾獎。1968年,瑞典銀行(瑞典中央銀行)為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了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即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7日新鮮“出爐”,所謂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百年歷史中,有人過世3天獲殊榮,有人陪跑32載終成空。諾貝爾獎官網在近日的報道中,為我們分享了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相關事實和趣聞。

獎章的含義

每名諾貝爾獎得主將得到3樣東西:一份諾貝爾獎獲獎證書、一枚諾貝爾獎獎章和一份獎金證書。每一份諾貝爾獎證書都是由瑞典和挪威最為卓越的藝術家和書法家創作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獎章背面圖案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健康女神正從岩石中收集泉水,為生病的少女解渴。獎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譯為:新發現使生命更美好。

頒獎109次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了109次。其中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和1942年未頒發。

為什麼呢?諾貝爾基金會的章程規定:“如果提名的成就未達到諾貝爾獎標準,獎金將被保留到下一年。如果下一年依然沒有符合規定的獲獎者,獎金將會存入基金會儲備資金中。”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諾貝爾獎的頒獎次數也減少了。

獲獎216人

1901—2018年間,共有216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其中1人、2人、3人榮膺該獎的次數分別為39次、33次和37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諾貝爾基金會的章程規定:“如果有兩項研究都被認為應該獲獎,那麼這兩項工作將平分獎金。如果其中一項研究由兩到三人共同完成,那麼獎金將一起授予他們。在任何情況下,獎金得主不得超過三人。”

迄今最年輕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加拿大生理學家、外科醫師弗雷德里克·班廷。他與C.H.貝斯特等一同從動物胰腺中提得可供臨床應用的胰島素,為臨床治療糖尿病作出巨大貢獻,因此榮膺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所謂“有志不在年高”是也。

迄今最年長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是美國生物學家裴頓·勞斯。他因發現了病毒在某些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榮膺196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真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12名女性

216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中,12人為女性。其中,美國細胞遺傳學家芭芭拉·麥克林托克是唯一獨享該獎項的獲獎者,她因發現玉米中的“跳躍基因”而獲獎,1983年獲此殊榮時她已81歲高齡。最近一次獲得該獎項的女科學家是來自中國的屠呦呦。

900萬瑞典克朗

2001—2011年的單項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2012—2016年因基金收益下降,獎金下調為800萬瑞典克朗。2017年,基金財務狀況好轉,獎金改為900萬瑞典克朗。今年每項獎的獎金仍為900萬瑞典克朗。

逝去3天獲殊榮

目前,還沒有人多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由於機緣巧合,有人死後獲得該獎項。

從1974年起,諾貝爾基金會章程就規定,諾貝爾獎不能頒給已經過世的科學工作者,而在宣布獲獎后獲獎人才去世的情況不在其列。而在1974年前,諾貝爾獎有兩次頒給了已經過世的科學家:分別是196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格·哈馬舍爾德和193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特。

但歷史總是充滿了各種偶然和巧合。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后,人們才發現其中一位得主拉爾夫·斯坦曼(因在樹突狀細胞研究中作出的貢獻而獲獎)3天前就已過世。諾貝爾基金會董事會對相關法規進行審查后得出結論稱:斯坦曼應該繼續保留諾貝爾獎得主的稱號,因為宣布他得獎時並不知道他已經去世。

儘管如此,斯坦曼這位“大牛”最終沒能知道自己已獲得無數同行夢寐已久的諾貝爾獎,當然更無法去斯德哥爾摩發表演講、參加盛典,享受人生的輝煌時刻,可謂遺憾至極。

陪跑32年終成空

這個世界上有幸運兒,當然也有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抱憾終生的“棄兒”。

奧地利神經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32次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從未獲獎。1929年,諾貝爾醫學委員會聘請的一位專家認為,由於弗洛伊德的研究沒有科學價值,因此沒有必要對他進行進一步調查。

此外,弗洛伊德還曾被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提名1936年諾貝爾文學獎,當然最終也未獲獎。

基因科學領域獲獎者最多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涉足領域最普遍的是基因科學,共有48位科學家獲獎。

父子兵、夫唱婦隨、兄弟連

所謂虎父無犬子,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也不乏來自同一家族的人。包括父子、夫婦以及龍兄虎弟等。

其中夫唱婦隨的科研伉儷有:美國科學家格蒂·特蕾莎·科里與丈夫卡爾·科里及阿根廷醫生貝爾納多·奧賽因發現糖代謝中酶促反應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格蒂·科里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美國女性。

此外,挪威科學家邁-布里特·莫澤和丈夫愛德華·莫澤及英國科學家約翰·奧·基夫因發現大腦中的定位系統而榮膺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上陣父子兵!瑞典科學家漢斯·馮·奧伊勒·切爾平1929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兒子生理學家和藥理學家烏爾夫·馮·奧伊勒獲得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此外,美國科學家阿瑟·科恩伯格195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兒子羅傑·科恩伯格則於2006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荷蘭科學家簡·丁伯根1969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弟尼可拉斯·丁伯根則是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相關專題:2019年諾貝爾獎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