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宜蘭市何以成為「夏之櫻花」紫薇美城 市長這麼說

0

宜蘭原名噶瑪蘭, 1812年設置噶瑪蘭廳,首任通判楊廷理廣植「九芎樹」為城,所以宜蘭市舊城又稱為「九芎城」,源起於此地理文化,宜蘭市公所提出「紫薇增植計畫」,九芎與紫薇屬於同科,形態相似,但花色不同,紫薇花通常是淡紅、紅色、紫色更為討喜,市公所決定將來不局限哪一條路或區域,有空地就逐年增植,營造一座紫薇美城。

宜蘭原名噶瑪蘭, 1812年設置噶瑪蘭廳,首任通判楊廷理廣植「九芎樹」為城,所以宜蘭市舊城又稱為「九芎城」,源起於此地理文化,宜蘭市公所提出「紫薇增植計畫」,九芎與紫薇屬於同科,形態相似,但花色不同,紫薇花通常是淡紅、紅色、紫色更為討喜,市公所決定將來不局限哪一條路或區域,有空地就逐年增植,營造一座紫薇美城。

九芎可說是台灣原生種的紫薇,它可以生長在很乾旱貧瘠的坡地上,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紫薇與九芎非常相像,樹幹都十分光滑,同屬於千屈菜科,雖然從外觀形態看來,九芎和紫薇幾乎很難分辨,但是九芎的花是白色,而紫薇的花通常是淡紅、紅色、紫色,花期長且樹型不高,適宜作為庭院觀賞樹和街道綠化樹種。

宜蘭市公所近年推動「花園城市」,陸續在綠色植物的道路分隔島中,穿插種植素有「夏之櫻花」美譽的紫薇妝點,7、8月正是紫薇大展嬌媚的時候,又紅又紫花團錦簇景象,足可媲美櫻花盛開,花期長達3個月,讓遊客對宜蘭市留下深刻印象。

市長江聰淵表示,宜蘭市是全縣最重要的政經文教中心,噶瑪蘭廳首任通判楊廷理採最節省的方式建城,宜蘭城是下層夯土為壘,其上再密植荊竹,垣外再環以土生的「九芎樹」為城垣,所以宜蘭市又稱為「九芎城」。

江聰淵說,宜蘭市是有歷史文化溫度的城市,基於此淵源,市公所訂下「紫薇增植計畫」,不局限哪一條路或區域,有空地就逐年增植,也歡迎私人庭院種植,希望透過結合政府、學校、社區與市民共同參與守護,讓宜蘭市成為「宜市宜居」,邁向藝文樂活的花園城市。

影/宜蘭市何以成為「夏之櫻花」紫薇美城 市長這麼說
宜蘭市要廣植素有「夏之櫻花」美譽的紫薇樹,夏季花團錦簇,逐步打造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 記者戴永華/攝影
影/宜蘭市何以成為「夏之櫻花」紫薇美城 市長這麼說
宜蘭市要廣植素有「夏之櫻花」美譽的紫薇樹,夏季花團錦簇,逐步打造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 記者戴永華/攝影
影/宜蘭市何以成為「夏之櫻花」紫薇美城 市長這麼說
宜蘭市要廣植素有「夏之櫻花」美譽的紫薇樹,夏季花團錦簇,逐步打造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 記者戴永華/攝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