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那魯道抗日戰場 成全台首處史蹟類文化資產
1930年10月27日的霧社事件,是原住民抗日最慘烈的一役,參與的部落幾乎遭屠滅,而霧社事件中的馬赫坡古戰場最近經南投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通過,將登錄為「史蹟」,成為全台首處史蹟類文化資產,也為霧社事件留下歷史見證。
1930年10月27日的霧社事件,是原住民抗日最慘烈的一役,參與的部落幾乎遭屠滅,而霧社事件中的馬赫坡古戰場最近經南投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通過,將登錄為「史蹟」,成為全台首處史蹟類文化資產,也為霧社事件留下歷史見證。
賽德克族人孔明德同意讓所有的土地提報為史蹟,他說,他跟祖先說過,希望把這塊地保留下來,讓下一代族人能到當地瞭解賽德克的歷史。
南投縣文化局表示,這次審議「霧社事件.馬赫坡古戰場-Butuc(一文字高地)暨運材古道」,會勘時可清晰看見戰壕與防禦用的砌石墻;運材古道路徑雖在雜草掩埋下,但賽德克族人清楚指認。
「馬赫坡造材所」是興建霧社小學校日式宿舍、寄宿舍等木材來源,負責的日警岡田竹松巡查,以為原住民的腳程一天就可搬運到霧社。雖然族人用麻布墊包,但在搬運時仍會讓肩膀脫皮流血,且從陡坡扛著12尺長的檜木柱,需要半路過夜,導致一天的工資分為2天發,大家認為是日警剋扣工資,也是霧社事件發生原因之一。
由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帶領的抗日事件發生後,戰場遍布抗日六部落、霧社街區及山區。其中的馬赫坡戰線日軍11月1日起對馬赫坡社進行攻擊,日軍第三中隊在「一文字高地」稜線上展開包圍與突擊,經過約3小時的激烈交戰,日方戰死15名、負傷21名,損失相當嚴重。
馬赫坡社在霧社事件後被遷至川中島(今清流部落),現居於此的則為都達群(Toda)和德魯固群(Truku)。為尊重歷史現場及呈現賽德克族主體性,保留馬赫坡古戰場-Butuc,除了讓人理解日本理蕃的歷史,對賽德克族內部來說,更具有歷史記憶及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