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媽才走1個多月…「蒼蠅叔」吳孟達肝癌逝!《與龍共舞》3星殞落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港星吳孟達於27日因肝癌病逝,享壽70歲,死訊震撼各界。他生前留下無數經典作品,其中《與龍共舞》在台灣電視頻道重播次數極高,然而年初1月4日李香琴88歲病逝,相隔1個多月吳孟達也離世,影中人精湛演技成為絕響。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港星吳孟達於27日因肝癌病逝,享壽70歲,死訊震撼各界。他生前留下無數經典作品,其中《與龍共舞》在台灣電視頻道重播次數極高,然而年初1月4日李香琴88歲病逝,相隔1個多月吳孟達也離世,影中人精湛演技成為絕響。
北醫大巨量影像資料庫研究計畫,以人工智慧AI系統開發肺部腫瘤不須人工標註的病理影像辨識系統,準確率達95%以上,且每名病人僅須3到5分鐘就可判讀,爭取寶貴治療時間。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指出,最近分別有40歲和63歲婦人因肩頸疼痛,合併上肢麻痺,後檢經檢查發現胸部影像異常,並確診為肺腺癌合併骨轉移,由於兩人均無抽菸、家族史,兩患者聽到罹癌噩耗均錯愕不已。
一名60歲男性下背痛好幾個月,起初以為姿勢不良引起肌肉痠痛,不料疼痛延伸到左下肢,甚至出現無力及麻木感,最後痛到躺床送醫院,檢查發現是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癌細胞已轉移至脊椎並嚴重壓迫薦神經叢,所幸透過直線加速器「真光刀」進行放射線治療後,症狀才大幅改善,且能自行行走。
懷特生技(4108)今日公告,旗下研發上市治療「癌因性疲憊症」新藥,將於3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嘉惠乳癌患者。同時,與5家大型醫院合作進行的臨床試驗,乳癌患者合併接受化療與癌疲憊藥物,探討提升治療順從性和完治率,收案進度已達9成,預計3月底完成收案並將進行資料分析,投稿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展現新藥臨床價值。
基因檢測示意圖。圖/ingimage目前台灣醫療院所專門為癌症開設的遺傳諮詢服務較少見,大多需要經過醫師轉介,或視醫師個人是否包含此類專業能力。建議有意進行遺傳諮詢的民眾,先向自己的醫師評估自身情況,若有需要再進行轉介。
▲過年期間年菜、乾貨注意癌症因子就在身邊,營養師許嘉芸提醒民眾力行防癌心生活,多吃新鮮蔬果保健康。(圖/NOW健康製作)
原以為只是一般健康檢查,沒想到卻一發不可收拾……。當年三十七歲的我,發現乳房超音波有異狀,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醫院做了詳細檢查,確診乳癌第一期。
圖/ingimage根據研究顯示,將近8成的癌友都曾有過營養不良的問題,也常因此不得不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臨床統計,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所致,可見癌友的營養不良危機恐成治療破口,讓人不得不重視。以下整理常見癌症營養補充品相關提問,幫助癌友了解癌症營養補充的重要課題。
乳癌長期穩坐台灣女性癌症之首,早期診斷比例雖增加,但復發轉移的存活率從九成大降至三成。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有重大發現,找到乳癌細胞從腫瘤鬆脫、經血液轉移肺臟的關鍵蛋白質DSG2,並領先全球確立癌細胞DSG2含量並不維持在高點,而是會動態變化。這項發現為開發乳癌新療法立下基礎,今年1月登上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月刊》。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全癌基因檢測專家會議,長庚大學臨床資訊與醫學統計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張啟仁指出,國外研究,使用基因檢測再進行治療的癌症病患,在存活月數、無病存活期和反應率,都明顯較優。記者葉信菉/攝影國內的癌症治療進入精準時代,在健保財務困難情況下,成本效益分析成為不可不考量的環節。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及臨床資訊與醫學統計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張啟仁指出,根據研究發現,使用基因檢測再進行標靶治療的癌症病患,不論在存活月數、無病存活期、治療反應率都明顯優於沒有基因檢測的癌症治療病患。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舉辦全癌基因檢測專家會議,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認為,病患檢測的報告進入病歷中,無論是臨床治療或研究使用,本來就受到保護。記者葉信菉/攝影癌症進入精準醫療年代,基因檢測會是所有癌症病患治療方向的明燈嗎?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認為,各癌症的生物特性不同,需視癌症有無驅動基因而定,品質把關上,需要有檢測準確度的資訊、即偽陽性及偽陰性,國家應成立檢測標準,協助病友把關。在NGS(次世代定序)即將納入健保給付時,建議健保署建立模式,進行試辦計畫,並蒐集病人治療結果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