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媽勇抗乳癌轉移 名醫籲:正確治療乳癌就像慢性病
今年41歲的波麗露露個性開朗,外形俏麗,看不出她過去四年經歷生死關頭。2016年她第二個寶寶剛滿一歲,重返職場才未滿一年,6月摸到右乳有硬塊,她以為是哺餵母乳的塞奶現象,加上工作育兒兩頭忙,拖了兩個月才去檢查,不料竟是乳癌第二期,原本順利安逸的家庭和工作,從此風雲變色。
今年41歲的波麗露露個性開朗,外形俏麗,看不出她過去四年經歷生死關頭。2016年她第二個寶寶剛滿一歲,重返職場才未滿一年,6月摸到右乳有硬塊,她以為是哺餵母乳的塞奶現象,加上工作育兒兩頭忙,拖了兩個月才去檢查,不料竟是乳癌第二期,原本順利安逸的家庭和工作,從此風雲變色。
好不容易捱過標靶治療和手術,去年波麗露露因為背痛就醫,醫師發現某指數異常高,疑似轉移或復發,要求全面檢查。露露說,「當場好像五雷轟頂,那天怎麼帶兒子回家都想不起來了。」後來確認癌轉移到肋骨、脊椎、肺部和腦部,腦瘤讓她連走路都不穩,幸好透過藥物度過難關,回歸正常生活,她決心要陪伴兩個寶貝走更長遠的路。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北榮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以前乳癌病人能存活多久,連醫師都不敢說,但現在治療很進步,都會請病人要堅強面對,就算轉移復發,只要保持好的體態、按照醫囑接受治療,乳癌很有可能變成和平共存的慢性病。
曾令民表示,年輕乳癌患者因乳房組織比較緻密,警覺性比較低,發現期別通常比較晚,初診斷為晚期的比例大約有7%。據北榮統計,七成乳癌患者年齡介於40到65歲,23.7%大於65歲,小於40歲患者雖僅佔6.5%,但有20.3%已經是晚期,以難治的管腔B1型佔35%為最多,29.6%診斷時腫瘤細胞已經高度分化,治療難度較高。
曾令民表示,卅多歲乳癌患者高達七成是荷爾蒙陽性,後續還要十年的荷爾蒙治療,治療完40多歲,生育困難,影響伴侶相處和生涯規畫,也會長期擔心復發。第一期確診者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如果第三期確診,長期來看有二至三成機會復發,不過現在的病友比較幸運,不過隨著醫學進步,復發已不再可怕。
曾令民表示,現在有很多藥物,例如CDK4/6抑制劑可終止癌細胞分裂周期,無惡化存活期可從12個月延長到27到30個月;PARP抑制劑可以阻斷癌細胞進行DNA修復,達到抑癌效果,最近健保也納入給付;免疫療法也對大約四成三陰性乳癌患者有不錯的效果。
曾令民呼籲,癌友千萬別太快放棄希望,積極與主治醫師保持良好溝通,討論各項療法與藥物搭配的可能,才能有最高的機會達成適合自己的治療成果。
曾令民曾經治療一位年約32歲、懷孕31周的乳癌病人,確診就是第四期乳癌合併肝、骨轉移。病人在第32周剖腹產,然後接受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罹病至今逾七年,目前仍持續服用標靶藥物、定期追蹤,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皆維持良好,繼續陪伴孩子度過每個人生重要階段。
39歲就確診、復發後已12年的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說,年輕乳癌患者多是新婚或年輕媽媽,也是事業正起步的家庭經濟支柱,有先生、孩子、工作多頭燒,需要面對的因素比年長患者還複雜,確診隨之而來的就是擔心家庭破碎、經濟壓力、失去青春體態等多重壓力。
年輕乳癌社團「花樣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說,年輕乳癌患者通常剛出社會或剛結婚,面臨很多艱難抉擇:乳房要不要重建?要不要交男友?要不要生小孩?心事重重卻感覺沒有人了解自己,因為身邊朋友都在衝刺事業,進入一個又一個人生新階段。
潘怡伶成立社團,希望讓病友感覺不孤單,看到全台灣到處都一起對抗乳癌的年輕人,一起面對治療後數十年內復發轉移的壓力。
2001年確診乳癌二期、同樣屬於「年輕型乳癌」的名導演王小棣,也經歷過這些心情。抗癌成功的王小棣與乳癌病友協會合作拍攝「小豬撲滿計畫」,改編自年輕癌友真實心聲,呈現出癌友面對失而復得的人生,慢慢體悟人生資產中最珍貴的事物其實很平凡,就是「健康、有愛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