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香港直擊 口罩遮不住的恐慌
日前香港爆發社區感染疑慮、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港民質疑是中港往來路線未封關所致。2月16日,台灣亦出現首宗新冠病毒死亡案例,死者疑與3名具陸港澳旅遊史的乘客有所接觸,讓台灣開始籠罩社區感染陰霾。
日前香港爆發社區感染疑慮、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港民質疑是中港往來路線未封關所致。2月16日,台灣亦出現首宗新冠病毒死亡案例,死者疑與3名具陸港澳旅遊史的乘客有所接觸,讓台灣開始籠罩社區感染陰霾。
由於香港持續承受「輸入病例」及「本地傳染」的雙重壓力,一位香港媒體工作者感慨,「香港已經成了另一個武漢」。儘管為降低新冠病毒擴散可能,台灣已於2月10日縮減兩岸往來航班、亦強化檢疫。但香港仍是台灣重要航運對口,當中港持續往來密切,香港的疫情管理究竟如何?香港會否成為台灣疫情破口?《鏡週刊》帶您直擊。
2月16日下午接近2點,香港元朗公共圖書館前的廣場上,忽然出現一條「U」字型的排隊長龍,從頭向遠處延伸約70公尺,急轉180度,再排了70公尺,龍尾回到了龍頭旁邊,左右相望。
派送口罩 市民排長龍
立法會議員朱凱迪來到這條人龍旁邊,問一位排隊的婆婆:
「這裡是派(送)的還是賣的?」
「派的,1個老闆派的,1人可以拿5個。」頭髮花白的婆婆笑著回答。
朱凱迪走近隊伍前,原在一旁的運動場接受《鏡週刊》訪問,提及一月底以來香港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市民為了一份口罩大排長龍,當他一抬頭看見廣場上的人龍,「那裡一定就是」。
看到立法會議員,這群排隊的婆婆們一時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朱凱迪身上,朱凱迪向他們介紹自己正在社區推動的「布口罩」計畫,「可以洗的,不要用那麼多一次性的⋯⋯。」婆婆們邊聽邊點頭。
不過2點一到,人龍動了起來,龍頭處的攤位開始發口罩,攤位上貼著是某個金屬棚架公司贈送,共送出5,000個外科口罩,1包5個,等於是1,000份,排隊的人人有份,不必實名登記、不必驗香港身分證。因此有人領完連忙一轉身再加入龍尾,希望再輪到自己時,1,000份還沒發完。
1月23日,香港首次確診兩起自武漢輸入的武漢肺炎(新型肺炎,COVID-19)案例。隔天旋即發生輸入個案病人傳給配偶的本地感染個案。截至17日中午,香港確診病例共58宗。值得注意的是,第57宗病例患者住在港島高級社區太古城,潛伏期間並無境外旅行,或接觸確診個案的紀錄,為香港埋下「社區感染」的陰影。
群聚感染 成住戶夢魘
社區「群聚感染」的夢魘,正式在2月10日出現。位於九龍、新界東側的青衣島的公屋(公共租住房屋)「長康邨康美樓」A座07單位3樓住戶出現1名確診個案,07單位13樓在1月30日也發現一例確診病例,一個單位同時在樓上樓下出現病患,令香港防疫單位大為緊張。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袁國勇認為不排除問題出在3樓住戶曾經修改馬桶排氣孔、修改後沒有密封,使得13樓的病毒有機會透過排氣管感染3樓住戶。
「凌晨一點,有人來敲門,要我們東西收拾好準備疏散。我問可以去買點東西嗎?他們說不行。」住在康美樓07單位2樓的梁先生在家中接受訪問時,回憶了被通知前往隔離營時的情況。
梁先生一家四口,連同07單位其他30多戶分別住進四處不同的隔離營,觀察5天之後沒有異狀,15日中午獲准回家。梁先生回家後發現家裡的馬桶已經被重新裝修過,原本連接處再套上新管,並且用膠加封。他說,「他們(政府人員)拿了我們家的鑰匙,進來幫我們搞廁所,又幫我拖地、清潔,我覺得已經很好。」
儘管A座07其他住戶暫時沒有傳出疫情,梁先生對政府的服務也很滿意,「群聚感染」的陰影依然沒有解除。
老舊大樓 水管傳病毒
建築師關兆倫分析,香港7、8成房屋,浴室洗手檯的水管和馬桶水管相通,且樓上樓下相連,匯流進一條污水渠,病毒有可能通過水管,相互傳染病菌。加上香港高樓密集,相較於10層樓的房屋,303層樓的房屋聯通戶數更多,因密度升高而產生的風險也隨之加劇。
雖然水管內多會加裝「U型管」,管內儲水,避免氣體透過管線回流到室內,但17年前的「非典型肺炎(SARS),便曾發生U型管內乾涸,病毒進入聯通各家各戶的污水渠,爆發集體感染。
關兆倫說,「建築界當時呼籲應該將洗手台和馬桶水管分開,減少聯通,降低風險。」但香港政府未將建議放入法令規範,「戶外不安全,在家也有風險,民眾因此很恐慌。」
康美樓所在選區區議員梁嘉銘質疑,政府針對可能發生垂直感染的07單位從下到下全部做了管線檢查,「但A座其他單位都使用同樣的電梯和公共空間,管線設計也相同,為什麼不能針對其他住戶都一併做一次檢查?」
恐懼蔓延 遭老闆解雇
A座08單位的李小姐受訪時直言,政府說檢查了管道,但不知道他們究竟做了什麼,在「群聚感染」陰影未解下,只能自救,如在07單位出事這段時間,洗澡時儘量不要開抽風機,以免將病毒吸進室內。也有鄰居像「反送中」抗議時那樣戴著防毒面具出門,甚至暫時搬離了康美樓。
除康美樓發生的4個確診個案,青衣島上包括長安村安濤樓和灝景灣,還有3名確診病患。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張文龍認為,光在青衣就有7名確診病患,可能讓青衣被當作「疫島」。
青衣位在香港北部,島上居民一大部分是大陸新移民,一般居民生活圈也多半是北往深圳而不是南到九龍、港島,張文龍直言:這是防疫的高危險地區。目前香港已出現「不理性的恐慌」。他曾接到住在安濤樓居民陳情,指稱雇主強令他們不得上班;也有人被老闆告知「店裡生意不好」,因而遭到解雇。
張文龍說,疫情爆發後,情勢又不明朗,使口罩供應問題愈發嚴峻。以葵青區議會為例,1月30日決議通過撥款100萬港幣,兵分兩路,由政府出面或者委託非政府組織(NGO)採購口罩,但都沒有成果。原因在於政府對於區議員的委託採購堅持「價低者得」(最低價標),沒有廠商願意降價。而NGO則需要四處尋找貨源,張文龍透露,他們曾一度在泰國買到10萬個口罩,但在準備匯款時,一個帶著整箱現金「搶買」的中國商人上門,搶走了這批貨。
網購服務 百萬人搶買
口罩荒不只在青衣,而是遍及整個香港。15日中午,九龍的市區中心旺角一間連鎖藥妝店前,人龍排到街角,甚至環繞半個街廓,為得就是買到一包7個,35元港幣(1個約折合台幣20元),限量供應的「平價」一般外科口罩。
這條長長的人龍繞過了十幾、二十個店面,其中不乏藥房或者雜貨店,門口一樣擺著口罩、酒精、搓手液等防疫、清潔用品。號稱效力相當於N95的韓國製KF94口罩,一個港幣25元(折合台幣約100元),還特別標示「震撼價」。泰國製一般外科口罩,一盒50個380元港幣(1個約折合台幣30元)。而在不只一位受訪者的記憶裡,以往50個一盒的口罩,售價30元,「原本一個一塊錢都不要的,現在漲了7倍」。
另一家知名的藥妝店推出了「網路實名購買口罩」的服務,14日中午12點開放,10分鐘內就超過百萬人進入網站,3萬份銷售一空。最高峰時超過149萬人在線上等候登記。
「不是買不到,真的太貴了」,家住旺角,66歲的蔡婆婆是計時零工,平日多在餐廳工作,上工需要自備口罩。但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百業蕭條,特別是餐廳。蔡婆婆的月收入從每月1萬多元,遽降到六千多元,假設真的貫徹1天換1個口罩,1個月光口罩的花費,就占去她月薪約4%的比例。
供需失衡 奇貨賣高價
「我住樓上,天天看著樓下藥房幾十箱、幾十箱進貨,香港根本不缺口罩,但政府和醫院卻都沒有?」 住旺角的59歲張先生認為香港政府堅持「自由市場」的理念,導致屯積居奇,自己只能2到3天換1個,戴一陣子就用酒精消毒,「感覺髒了才換」。
因應民怨,特首林鄭月娥14日傍晚召開記者會,宣布一系列補助方案,包括向低收入家庭發送每戶5,000元港幣津貼。旺角的蔡婆婆和張先生都符合請領資格,但他們都批評這筆錢對解除他們的困境根本沒有作用。蔡婆婆更在訪問將結束時,抓著記者的手說:
「我不要錢,我要口罩,只要我身體健康,我自己可以去賺錢。請你一定要把我這段話寫進去!」
依照現行《儲備商品條例》,特首及行政會議有權力「指明任何物品為儲備商品」,以及「規管或管制任何儲備商品的最高價格」。朱凱迪直言,香港政府應依法將口罩指定為「儲備商品」,再如台灣由政府統一收購,依照指定價格賣出;或者由少數民間公司賣,但需要規定價格。
而香港政府除「有法不用」,對於口罩的儲備也有很大的問題。
根據媒體報導,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1月底表示將有3200萬個口罩已經或即將到達香港,「大家無需擔心」;到了2月8日,特首特首林鄭月娥向記者坦承「採購口罩失利」,政府只剩下1,200萬個口罩,只夠政府部門使用一個月;醫院管理局官員也表示,公立醫院的口罩存貨,大概只能使用1個月。
肺炎及其他病患的醫療照護全壓在香港第一線醫護身上,前線裝備卻十分吃緊,香港政府只能不斷修正指引內容,要醫護人員省著用。「像是規定遇上有發燒、呼吸道症狀且有旅遊史或接觸史的個案時,才能使用N95。而各醫院對於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可以使用裝備,又各有內規,搞得第一線人員很混亂。」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說,政府再三呼籲裝備足夠,推出的政策卻讓人感覺裝備不足,搞得現場醫護人心惶惶。他觀察,武漢肺炎在港已出現類似社區感染狀況,凸顯早前醫管局員工陣線曾發起醫護罷工,要求香港政府管制邊境,限制往來旅客的先見之明。
採購不順 城市恐崩潰
羅卓堯說「前端不做,我們(醫護)後端會累死。」只是港府終究沒接受封關建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日面對媒體時表示,由於香港與內地的跨境人流已降至最低,香港再無「封關」需要。
隨著中國不少地方陸續封城,往來旅客的確下降許多,「像疫情剛開始時,隔離病房裡的發燒個案,10個有8個是中國來的。現在沒有了。」羅卓堯說,員工陣線接下來暫時不會再有罷工行動,會把注意力放在裝備問題上,密切注意前線人員的防護是否足夠。
「現在還只有五十多個病例,如果到時有500個病例怎麼辦?」朱凱迪認為,口罩供應根本的問題在於香港沒有工業,所需要的物資大多只能靠採購、進口。一旦未來1個月採購口罩或其他用品不順利,政府恐怕連基本服務都要中斷,「這個城市在接近崩潰的邊緣」。
【時代現場】酸臭之屋 弱勢族群的無奈選擇
【時代現場】既淫蕩又純情 直播時代的性.愛.欲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