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花3000萬打造廚餘處理廠2.0 有效降低異味飄散

0

為提升新竹縣廚餘處理廠效能,降低異味對附近民眾的影響,新竹縣府環保局向環保署爭取3003萬元經費,建置廚餘前處理設備、高效能廚餘處理設備及打包設備等設施,經過1個月試營運,在去年底正式營運,每日可處理18至22噸廚餘,並降低處理過程中的異味,避免二次汙染產生。

為提升新竹廚餘處理廠效能,降低異味對附近民眾的影響,新竹縣府環保局向環保署爭取3003萬元經費,建置廚餘前處理設備、高效能廚餘處理設備及打包設備等設施,經過1個月試營運,在去年底正式營運,每日可處理18至22噸廚餘,並降低處理過程中的異味,避免二次汙染產生。

環保局表示,原廚餘處理廠在96年落成啟用,平均操作率約為87%,廚餘再利用處理量能約為每日12噸,但原廠房及設備因逐漸老舊常須維修,且堆肥發酵產生的異味也影響附近民眾生活品質,因此107年起進行廚餘廠廠房翻修工程,並新增高效能快速發酵設備,廚餘處理量能提升至每日18至22噸,有效解決縣內廚餘去化問題。

環保局代理局長羅仕臣表示,新的廚餘回收處理廠透過高溫高效微生物分解系統操作,大幅減少廚餘發酵時間及縮短處理流程,將清潔隊收集家戶產生的生、熟廚餘化身成有機堆肥,落實廢棄物質變為可用資源的循環經濟理念,不過仍然有異味問題。

針對異味問題,除要求清潔隊進廠的廚餘桶加蓋,減少臭味逸散外,環保局也向環保署申請專案補助經費建置設備,2.0版的廚餘回收處理廠設置了2套異味防制設備,經1個月的試營運,已在去年12月25日正式營運,可有效收集廚餘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異味,避免二次汙染產生。

另外,為鼓勵民眾做好廚餘源頭減量及廚餘轉換成堆肥再利用,繼之前在縣內13鄉鎮市村里及社區辦理「廚餘再利用堆肥」及「食物森林/可食地景」系列巡迴講座後,今年更進一步成立廚餘減量及再利用輔導諮詢團隊,加強辦理廚餘再利用實體操作課程,及廚餘減量與再利用深度輔導作業,期盼能更全面及普遍性提升廚餘回收再利用及減量。

竹縣花3000萬打造廚餘處理廠2.0 有效降低異味飄散
針對異味問題,環保局要求清潔隊進廠的廚餘桶加蓋,減少臭味逸散外。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竹縣花3000萬打造廚餘處理廠2.0 有效降低異味飄散
為提升新竹縣廚餘處理廠效能,降低異味對附近民眾的影響,新竹縣府環保局向環保署爭取3003萬元經費,建置廚餘前處理設備、高效能廚餘處理設備及打包設備等設施。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