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人行道有2千多電桿屢卡道 基市拔桿闢通行友善空間

0

基隆市地狹人稠,道路多單行道,路幅不大,導致許多電線桿直接設在人行道上的特殊景況,就有不少老人家或身障人士反映,走在人行道時,常走到一半會撞到電線桿,坐輪椅的甚至卡住過不去,進退兩難,通行空間不夠友善。市府表示,透過逐條道路改善人行道的機會,與台電配合將電纜線下地把電桿移除,讓行人「行無礙」。8年來,已減少200根人行道電桿,但仍有2千多根電線桿在人行道上。

基隆市地狹人稠,道路多單行道,路幅不大,導致許多電線桿直接設在人行道上的特殊景況,就有不少老人家或身障人士反映,走在人行道時,常走到一半會撞到電線桿,坐輪椅的甚至卡住過不去,進退兩難,通行空間不夠友善。市府表示,透過逐條道路改善人行道的機會,與台電配合將電纜線下地把電桿移除,讓行人「行無礙」。8年來,已減少200根人行道電桿,但仍有2千多根電線桿在人行道上。

基隆市盲人福利協進會指出,有不少盲人反映走在市區人行道會撞電桿、電箱設備、如果沒有人陪伴很容易跌倒,應減少障礙物。70歲李姓老人家說,人行道本來就小,走路要閃電桿很麻煩,對老人家是很大的安全威脅,不注意就會撞上去。

記者實際走訪仁五路發現,有不少台電變電箱及電桿占去人行道空間,有的商家還放置花盆,行人通行不易,有一名婦人就被迫走到馬路上,後方有車十分危險,仁五路人行道很難走得通。文化路電桿更是多,100公尺有10多根,電桿有的不只1根,甚至多根綁在一起,占超過一半人行道的寬度。

議員童子瑋說,基隆因為地形的關係加上開發的時間相對早,早期很多地方在建置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一個城市未來5年、10年的變化,往往想到什麼就蓋什麼。人行道的電桿、路樹成為行人通行的阻礙,讓行人的空間環境很不友善。

童子瑋表示,他聽到很多人向他反映,人行道過於狹小、人行道路面材質不良、沒有無障礙空間、照明設備不足、路樹種植等,還有,很多的候車亭都是建置在人行道或是騎樓,在改善人行道環境時,一併考慮候車亭的整修或興建,把握每次改變的機會,才能打造真正的友善環境。

市府8年前統計,全市在人行道路的電線桿有2419根,採逐步方式改善,利用改善人行道的機會讓電桿下地,讓人行道變成友善的通行空間,到目前已少了約200根,進行「拔桿計畫」。

市府工務處長張元良表示,基隆人行道寬度多在90到110公分之間,因路幅狹窄,新設人行道不易,電桿供電需要又沒有隨意移除,必須採用逐段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藉由改善人行道一併調整電桿、行道樹及路燈的配置,下地還遷移。近10年營建署補2.4億元共39件改善人行道,最大型的就是田寮河畔公園闢建改善。

張元良說,最近3年改善孝二路、調和街、麥金路等近10條道路人行道空間,市府未來會持續逐條進行人行道空間改善,打造友善的通行空間,正在整建的調和街,就把人行道加寬道路縮減,提供更多友善空間給行人使用。

基隆人行道有2千多電桿屢卡道 基市拔桿闢通行友善空間
基隆市地狹人稠,道路多單行道,路幅不大,導致許多電線桿直接設在人行道上的特殊景況,行人空間不夠友善。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人行道有2千多電桿屢卡道 基市拔桿闢通行友善空間
基隆市地狹人稠,道路多單行道,路幅不大,導致許多電線桿直接設在人行道上的特殊景況,行人空間不夠友善。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人行道有2千多電桿屢卡道 基市拔桿闢通行友善空間
基隆市地狹人稠,道路多單行道,路幅不大,導致許多電線桿直接設在人行道上的特殊景況,行人空間不夠友善。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人行道有2千多電桿屢卡道 基市拔桿闢通行友善空間
基隆市地狹人稠,道路多單行道,路幅不大,導致許多電線桿直接設在人行道上的特殊景況,行人空間不夠友善。記者游明煌/攝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