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將結束 台東史前館典藏2隻超過2300年的「陶豬」
國內博物館第一座全智能典藏庫日前在台東史前館啟用,典藏室裡有2隻距今超過2300年卑南遺址出土的「陶豬」非常討喜。史前館副研究員李坤修說,史前時代出土的陶豬,在文化上也有某種程度的意義。
國內博物館第一座全智能典藏庫日前在台東史前館啟用,典藏室裡有2隻距今超過2300年卑南遺址出土的「陶豬」非常討喜。史前館副研究員李坤修說,史前時代出土的陶豬,在文化上也有某種程度的意義。
李坤修表示,這些出土陶豬大多作用在陶器的手把,另有的和祭儀有關,代表豬隻早在幾千年前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更是研究史前文化中另一個指標。
台東史前館典藏室的2隻小陶豬,外觀呈灰色,大約8公分,體重45公克,1隻身材較圓滾些,但沒有紋飾,另1隻較偏瘦身上有刺點,2隻都是夾沙陶土做成,造型栩栩如生。
李坤修說,史前時代的人類祖先也會狩獵其他動物,包括飛鼠、山羌、水鹿、猴子等,但是在目前發現的史前遺址中,找不到這些動物做成的陶偶,僅少數發現猴子圖樣,代表著豬在史前時代裡,價值勝過其他動物。
史前館表示,豬與南島民族的關係,從4千年南科遺址史前時代就開始。豬骨出現的多寡、豬骨的利用,以至豬偶、豬型雕刻都是這個發展的證據。再幾天豬年將結束,民眾可利用假期到台東史前館看看史前陶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