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甲仙人童年 「撿化石賺外快」

0

高雄市甲仙區化石數量多,幾乎人人家中都有收藏化石,這顆重達百公斤的化石被芋冰業者珍藏在家中。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甲仙人童年 「撿化石賺外快」
高雄市甲仙區化石數量多,幾乎人人家中都有收藏化石,這顆重達百公斤的化石被芋冰業者珍藏在家中。記者徐白櫻/攝影

「你家用幾百萬年前的化石壓筍乾、我家也是!」高雄甲仙化石數量多,當地居民幾乎人人都有收藏化石,拿來壓筍乾不以為奇。居民說,早期溪流隨處可見化石,撿化石賺外快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上山採竹筍也能發現有扇貝刻紋的「石頭」,這樣的化石情緣大概只有甲仙人才懂。

芋頭、竹筍與化石被封為「甲仙三寶」。根據《甲仙化石誌》記載,甲仙位處沉積盆地,外淺海與內淺海、半深海的長期交替堆積,適合形成化石層,出土化石屬海相的貝類化石,不同於台南左鎮出土的陸相化石,年代距今200至500萬年。

日本人橫山又次郎可能是最早發現甲仙化石存在的人,1928年對外發表高麗花月蛤化石(又稱滿月蛤)。日治時期,日人鼓勵桃竹苗客家人移居甲仙發展樟腦事業,民國60年代南橫開通後芋冰店興起,不少商店銷售化石,撿化石成為鄉下小孩的賺錢機會。

餐廳業者陳誌誠回憶,40年前小學時期,愛去溪流玩水兼撿化石,拿著小鑿子去敲打,每顆賣30或50元,最常撿到高麗花月蛤,甲仙翁戎螺最值錢,曾有人喊價到50萬元,當時店家老闆會收購,後來不少人隨機收藏,家家戶戶都有化石。

高雄甲仙化石聲名遠播,已故的前甲仙公所秘書曾德明可說是甲仙化石之父,畢生研究化石且完成《甲仙化石誌》。甲仙化石館成立25年,館藏化石超過3000件,曾德明是靈魂人物,甲仙化石館9成以上館藏品由他捐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