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獸徑監測 掌控石虎大挑戰
友善石虎生態給付計畫近期啟動巡守範園確認及監測架設等作業,但架設攝影機監測得挑獸徑、喬角度。記者賴香珊/攝影
林務局與南投縣政府推動友善石虎生態服務試辦計畫,縣府會同特生中心,近期確認巡守範園及監測架設等作業,蒐集掌握石虎分布,但架設攝影機監測並不簡單,地點、工具等都影響調查結果。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指出,由林務局和縣府合辦的生態給付計畫,除針對團體巡守棲地、農民耕作友善石虎給獎勵,更鼓勵配合監測作業,有拍到石虎再核發1萬元和10萬元,擴大蒐集且掌握其出沒和分布現況,繪出石虎生活區域。
但生態攝影機並非說架就架,地點得經由專業判斷評估,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育秀說,很多人以為偏僻、荒煙蔓草就會有石虎或野生動物出沒,其實不然,動物和人一樣,行走也得有踩腳處,因此得找出人類看似無法通行的草叢或獸徑架設。
只是,找到獸徑也要架對位置,將相機對準獸徑是基本要點,但非對準一個點,而是能由遠而近拍到動物行進,鏡頭過高或過低都不行,更要避免因外在因素打到碰撞掉落,若當下沒有螺絲等工具栓緊,就只能依現場找石頭、木頭等輔助綁緊架牢。因要披荊斬棘深入獸徑,負責架設的研究員背包裡,有鐮刀、角鋼到鐵鎚都有。
特生中心表示,生態監測不僅會拍到石虎也會拍到其他生物,透過影像去評估這個區域石虎族群是否健全,有無機會往外擴散到周邊棲地,也能針對調查周邊人類活動狀態,利於保全淺山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