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你多吃澱粉,之後再打胰島素……糖尿病名醫:不是超矛盾嗎?

0

【文、圖/選自方舟文化出版《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作者水野雅登】

【文、圖/選自方舟文化出版《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作者水野雅登】

先要你多吃澱粉,之後再打胰島素......糖尿病名醫:不是超矛盾嗎?
當人們吃進較多醣類主食(含有糖質)、使血糖值上升之後,糖化血色素,也會跟著攀升。 圖/ingimage

先要你多吃澱粉,之後再打胰島素,不是超矛盾嗎?

傳統的糖尿病飲食指導已經與時代脫節了。接著,我會依序詳細說明,若繼續接受傳統的飲食指導,身體究竟會出現什麼變化。

首先,因為必須「攝取足量的醣類,以滿足每日熱量的六成」,所以患者會被告知,要透過一日三餐確實攝取澱粉類主食,也就是白米飯、麵包、麵類等食物。

然而,這些主食中含有許多糖質,而糖質正是直接造成血糖值上升的原因。換句話說,能直接使血糖值升高的營養素,只有醣類(糖質)。

然而,除此之外,人體還有一種名為「糖質新生」的作(Gluconeogenesis),可使血糖值緩慢上升。糖質新生指的是,當人體因醣類攝取減少,導致熱量不足,或是當蛋白質、脂質攝取過量時,在肝臟等部位,改以蛋白質或部分脂質製造血糖(葡萄糖)的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常因糖質新生過剩,導致體內出現高血糖現象。

糖質攝取過量,將引發第二型糖尿病

總而言之,吃進體內的糖質會使血糖值升高。尤其白米飯、麵包或麵食等「精製澱粉」,更會引起血糖值快速上升,以及後續為了降低血糖值的胰島素分泌。由於精製澱粉比未精製的澱粉(如糙米、玄米等)更容易消化、吸收,因此,進入人體之後會更快轉變成血糖;胰島素是可降低血糖值的激素,胰島素分泌下降,便是糖尿病的特徵之一。

糖尿病以「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居多;沒有足夠的胰島素可用來降低餐後上升的血糖值,導致血糖值居高不下,便是所謂的第二型糖尿病(編按:至於第一型糖尿病,則為自體免疫細胞異常,持續攻擊胰臟中的β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甚至停止所致)。

根據二○一四年日本厚生勞動省進行的患者調查結果,糖尿病的總患者數是三百一十六萬六千人,這個患者數正在逐年增加。以一九九○年的總患者數為例,當時有一百四十九萬四千人罹患糖尿病,換句話說,不過短短的二十五年,病患人數就增加了一倍以上。雖說糖尿病患遽增的原因眾說紛紜,不過可以合理推斷的是,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糖質攝取過量」。

大家熟知的醣類是由糖質和食物纖維組合而成,一般人常吃的主食(白米飯、麵包和麵食)食物纖維含量較少,這代表其成分中大部分都是糖質。胰島素分泌作用正常的人,餐後血糖值上升後,便會快速下降,但第二型糖尿病則會因胰島素的作用不足,血糖值始終居高不下,並引發許多症狀。

糖質攝取過量,胰臟第一個遭殃

延續上一節的話題,當人們吃進較多醣類主食(含有糖質)、使血糖值上升之後,糖化血色素,也會跟著攀升。

糖化血色素能反映出過去三個月內的血糖值,所以常被用來當作糖尿病控制的指標。一般來說,血糖值越高,糖化血色素也就越高。

這時,醫師會說:「你的糖化血色素上升了,內服藥(或是胰島素注射)要再增量」。當然,服用一定分量的內服藥或注射胰島素,的確可使飆升的數值趨於穩定。但不當飲食的狀況若不改變,你的胰臟仍會因為每日大量攝取糖質,而變得疲累不堪。

所謂胰臟過勞,指的是胰臟內負責分泌胰島素β細胞失去功能,甚至引起名為「細胞凋亡」(Apoptosis)的過勞死。若真的走到這一步,當胰島素減少分泌後,血糖值及糖化血色素便會持續上升,醫師開給你的內服藥和胰島素注射藥劑也會跟著增加。

不光是胰臟會出現狀況,服用強制降低血糖值的藥物或注射胰島素,會在降低血糖值之後,同時產生「空腹感」。空腹感一旦產生,人就會想吃東西,尤其血糖值下降後的空腹感更是強烈。這時,為了提高血糖值,「我想攝取醣類」的強烈衝動就會襲來。

這個時後,如果你衝動地吃了米飯或麵食,血糖值當然會上升。然後,下次回診時,醫師開給你的藥量又會增加;吃了藥之後,身體又再進一步產生更強烈的空腹感,然後你又去吃醣類食物,血糖值再次上升‧‧‧‧‧‧這種惡性循環的患者,我自己也曾碰過好幾次。病情持續發展到最後,就得採取「胰島素強化療法」—每天實施三~四次的胰島素皮下注射,那可不是什麼享受。

胰島素強化療法到了最後,人體已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除了從外部施打胰島素之外,再也沒有其他降低血糖值的辦法(因為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內服藥物也已完全無效)。

先要你多吃澱粉,之後再打胰島素......糖尿病名醫:不是超矛盾嗎?
.書名: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斷開胰島素注射,脫離率100%
.作者:水野雅登
.譯者:羅淑慧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19/07/31

比糖尿病更難纏的三大併發症

更可怕的是,若放任糖尿病惡化,將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除了糖尿病三大併發症:「糖尿病網膜症」、「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障礙」之外,還可能引發動脈硬化等疾病,幾乎全身上下都逃不過因糖尿病而起的各種症狀。

這類不幸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發生。然而,改變現狀的時刻已經來臨了。即便患有糖尿病,也可保全眼睛、腎臟健全,不受併發症的影響。患者仍然可和以往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實現這個目標的時刻就是現在,也就是我在書中提倡的「蛋白脂質飲食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