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剝3成皮 小店「做白工」
高雄市經常可看到載著大保溫箱的外送服務穿梭在大街小巷。 記者謝梅芬/攝影

現代人工作忙碌,不少人都依賴美食外送平台來解決三餐,外送服務需求量愈來愈大,在高雄市區常看到載著大保溫箱的外送服務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消費者不必外出覓食,店家多了外賣機會,看似三贏,卻隱藏不少問題,引發消費糾紛。

台灣都會區外送服務非常盛行,財政部統計國內餐飲業者數約近15萬家,外送除本土業者有無快送、foodomo,還有Uber Eats、foodpanda、deliveroo三大國際外送平台搶客;餐飲外送在台北先發跡,近一年來,高雄市場也急速增加中。

外送平台靠的是APP推播,因此對年輕人來說,很方便,而外送平台似乎商機不少,但現階段的市場貼身肉搏戰中,誰能挾帶最多餐廳、特色餐點,祭出優惠,還是比較容易佔上風。

不過,隨著外送服務日漸盛行,也逐漸出現消費糾紛,有民眾午餐時間下訂單,卻等了一個半小時,都到了下午茶時間,餐點才送到,消費者當時等不及打電話詢問,餐廳跟平台還互踢皮球,最後才知道是訂單多、外送員搶快,拿錯訂單,才會導致餐點延遲。

餐廳業者私下抱怨表示,外送平台向來對小店家抽成比例頗高,一般抽成在30%到35%,在苓雅區賣滷肉飯的吳姓業者說,除非是跟知名品牌合作,抽成比例較低,小型外送業者根本無法降低佣金,他若非因外送人力不足,想維持消費口碑,才叫外送平台,但外送平台幾乎把餐飲業者利潤都搶走,抽3到3.5成,扣除食材4到5成,加管銷費用,餐飲業者根本賺不到錢,等於白做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