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就是不打疫苗?不相信疫苗效力的人有共通處嗎?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21-01-26 11:24行路 文/摘自《傳染力法則:網紅、股災到疾病,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 function colorboxexplan(url, w, h) { window.$.colorbox({ href: url, iframe: true, scrolling: false, width: w, height: h, opacity: 0, transition: “none” }); }function shareBarToggle() { var shareBa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areBar’); var shareBarOpe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areBar–open’); var shareBarClo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areBar–close’); shareBarOpen.onclick = function () { shareBar.classList.add(“shareBar–active”); } shareBarClose.onclick = function () { shareBar.classList.remove(“shareBar–active”); } } shareBarToggle();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 示意圖/Ingimage針對高影響力人士的相關論辯顯示,我們必須思考自己是如何接觸網路資訊的。對於一些想法,為什麼我們會捨此從彼?原因之一就是競爭:各類論點、新聞、產品全面競相爭取關注。生物的傳染現象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流感和瘧疾等疾病的病原體,事實上都由多株組成。這些病原株不斷競爭,搶著侵入有受感染風險的人體。為什麼不是其中一種病原株勝出,宰制其他病原株?人類的社會行為或許能說明一二。如果人們聚集,形成緊密連結的小圈圈,則會使各式各樣的病原株停留在一個人類群體之中。實際上,每個病原株都能找到自己的地盤,不需彼此頻繁競爭。這樣的社會互動型態,也能說明網路使用者何以在想法與見解上會有巨大落差。從政治立場到陰謀論,有相似世界觀的社群媒體群體時常聚集在一起,並可能因此形成「同溫層」。身處同溫層時,很少會聽到與自己相左的觀點。反疫苗團體是聲量浩大的網路社群。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三合一疫苗會導致自閉症一說廣為流傳,卻又沒有根據。反疫苗團體時常擁護這項說法。謠言開始於1998年的一篇科學論文,研究由安德魯‧維克菲爾德(Andrew Wakefield)主導。論文遭到質疑和撤回,維克菲爾德也從英國醫事人員名冊中除名。不幸的是,英國媒體挑出維克菲爾德的主張,並大書特書。此舉導致三合一疫苗接種率下降,而後未接種者回到各級學校,在校內與人密切接觸。數年後,英國便爆發數波大型麻疹疫情。.underlay .inline-ad { z-index: 100 !important; left: auto !important; margin: 0 -10px !important; overflow: auto !important; } /* stars、fund、house、oops */ .underlay .inline-ad { width: calc(100% + 20px) !important; margin: 0 -10px !important; } /* opinion */ .underlay main .inline-ad { width: calc(102% + 1.5rem) !important; margin: 0 calc(-1% – .75rem) !important; } /* news */ .mag_story.underlay #story_body_content .inline-ad { width: calc(100% + 40px) !important; margin: 0 -20px !important; } /* nba */ #sb-site .inline-ad { background: #fff; } /*.underlay #container,*/ /* for house */ .underlay #wrapper, .underlay #story_body, .underlay #story_body_content { overflow: unset !important; } .underlay .inline-ad:before { text-indent: 20px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 /* global */ .underlay .story_body_content .inline-ad:before { text-indent: 10px !important;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503996040247-0”); }); 2000年代初期,MMR三合一疫苗的謠言固然在英國甚囂塵上,歐陸國家的媒體報導倒是另一番光景。這一廂,英國對於MMR三合一疫苗有愈來愈多負面報導;那一頭,法國媒體則是針對B型肝炎和多發性硬化,揣測兩者之間未經驗證的連結。時間拉到近期,日本媒體對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展開負面報導,而在肯亞,一則流傳二十年的謠言再次浮出檯面。民眾對醫學持疑也非新鮮事。數百年來,人一直在質疑疾病的預防方法。1796年,愛德華‧詹納醫師(Edward Jenner)發明天花疫苗;在此之前,有的人會使用稱為「人痘接種」(variolation)的技術,減少罹病風險。這項技術起始於16世紀中國,透過讓健康的人接觸天花病患的結痂或膿液,刺激人體形成溫和的感染反應,藉此針對病毒產生免疫能力。儘管人痘接種術的操作仍有風險(致死率約2%),但相較於天花動輒三成的死亡率,仍是小巫見大巫。圖為一名醫師正為小女童接種麻疹疫苗。歐新社英國於18世紀開始流行人痘接種術,但風險效益比是否值得?據法國作家伏爾泰(Voltaire)觀察,其他歐洲人認為英國人又笨又瘋,才會採用人痘接種。「之所以說他們笨,因為他們為了避免孩子染上天花,索性先讓小孩得到天花;之所以說他們瘋,是因為他們想將某種可怕的瘟病傳給他們的小孩,目的只是預防一種未知的禍害。」伏爾泰指出英國的批評也是一面倒。「海峽另一邊的英國人說英國人以外的歐洲人膽小,又違逆自然。說膽小,是因為他們害怕讓小孩忍受一點點痛苦;說違逆自然,是因為他們讓自己一次又一次死於天花。」(伏爾泰本身則是罹患天花後痊癒,支持英國人的防疫法。)1759年,數學家丹尼爾‧白努利(Daniel Bernoulli)決定試著讓爭議畫下句點。為了釐清天花染疫風險是否大於人痘接種風險,白努利設計了第一個疫情分析模型。他根據天花傳播的模式,推估出只要人痘接種的致死風險低於10%(符合真實數據),便能延長預期壽命。在現代社會,疫苗接種與否,通常不是難題。一方面,MMR三合一接種等疫苗非常安全有效,而麻疹等傳染病又有可能致死。因此,有疫苗還普遍拒絕接種,往往是奢侈行為;有的地區因為打了疫苗,數十年來感染率低,反而會有這種現象。一項2019年的調查發現,相較於非洲與亞洲民眾,歐洲國家更加不相信疫苗。一直以來,疫苗相關謠言都只是特定國家才有,但現代人的數位連結程度與日俱增,情況有了變化。今日網路資訊傳遞快速,自動翻譯功能跨越了語言藩籬,使得疫苗接種的迷思從而傳開。人們對於疫苗接種的信心因而下降,而這可能對兒童健康帶來可怕的後果。由於麻疹傳染力極強,需至少有95%人口接種疫苗,才有望預防疫情傳播。在反對接種觀念深植人心的地方,疫情隨之而來。近幾年來,歐洲已有數十人死於麻疹。如果接種率更高,原本能防患於未然。由於出現反疫苗社群運動,人們開始注意線上同溫層的可能性。然而,在存取資訊時,有多大程度受到社群媒體演算法的實質影響?畢竟,現實生活中,我們與他人分享信念,而在網路上也不例外。線上的資訊傳播,會不會只是反映早就存在的同溫層?菲律賓孩童接種麻疹疫苗在社群媒體上,有三大因素會影響我們的閱讀內容:聯絡人是否有分享文章?該文章是否出現在動態消息(feed)上?我們有沒有點閱?根據Facebook數據,這三大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吸收資訊。Facebook數據科學團隊曾針對2014至2015年間的美國使用者,探討他們的政治觀點,研究發現使用者傾向於接觸相近的觀點,程度會遠高過隨機挑選朋友時的情況。Facebook演算法會決定使用者動態新聞(News Feeds)的內容,在好友張貼的內容中,演算法又會過濾掉5%至8%相左的政治觀點。同時,使用者看到呈現內容時,又較不會點選與本身政治立場相左的貼文。使用者極為偏好點選顯示於動態新聞頂端的文章,這證明為了搶占關注,內容競爭會有多激烈,也表示如果Facebook存在著同溫層,則同溫層會先從好友圈開始形成,但隨後可能因動態新聞演算法受到誇大。來自其他管道的資訊又如何呢?會同樣兩極化呈現嗎?2016年,牛津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微軟公司研發單位Microsoft Research以5萬名美國人為對象,檢視他們的網路瀏覽習慣。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在自己偏好的新聞網站上看到的文章,使用者在社群媒體和搜索引擎上看到的文章大體上更兩極化。不過,社群媒體和搜索引擎也會讓使用者接觸範圍更廣的觀點。新聞可能有更強的意識形態內容,但民眾也必須多加接觸對立的想法。這似乎是矛盾的:相較於傳統新聞來源,如果社群媒體豐富了我們接觸的資訊範圍,又為何無法減少同溫層形成呢?原因可能在於我們對線上資訊的反應。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多位社會學家以美國志願受試者為對象,請他們追蹤持相反觀點的Twitter帳戶,結果發現受試者隨後會撤回到符合本身政治立場的領域。平均而言,共和黨支持者變得更加保守派,而民主黨支持者變得更加自由派。這與第三章探討的「逆火效應」並不完全相同,因為民眾並非讓特定信念受到挑戰,但這確實代表要減少政治立場極化,不如建立新的網路人際連結那樣簡單。和現實生活一樣,我們在網路上也可能討厭接觸到我們不同意的觀點。展開有意義的面對面對話,雖然能幫助改變態度(就像改變偏見和暴力的實驗),但若透過線上動態新聞閱讀觀點,不見得會有相同效果。※ 本文摘自《傳染力法則:網紅、股災到疾病,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一書,由行路出版授權刊載。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 示意圖/Ingimage針對高影響力人士的相關論辯顯示,我們必須思考自己是如何接觸網路資訊的。對於一些想法,為什麼我們會捨此從彼?原因之一就是競爭:各類論點、新聞、產品全面競相爭取關注。生物的傳染現象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流感和瘧疾等疾病的病原體,事實上都由多株組成。這些病原株不斷競爭,搶著侵入有受感染風險的人體。為什麼不是其中一種病原株勝出,宰制其他病原株?人類的社會行為或許能說明一二。如果人們聚集,形成緊密連結的小圈圈,則會使各式各樣的病原株停留在一個人類群體之中。實際上,每個病原株都能找到自己的地盤,不需彼此頻繁競爭。這樣的社會互動型態,也能說明網路使用者何以在想法與見解上會有巨大落差。從政治立場到陰謀論,有相似世界觀的社群媒體群體時常聚集在一起,並可能因此形成「同溫層」。身處同溫層時,很少會聽到與自己相左的觀點。
針對高影響力人士的相關論辯顯示,我們必須思考自己是如何接觸網路資訊的。對於一些想法,為什麼我們會捨此從彼?原因之一就是競爭:各類論點、新聞、產品全面競相爭取關注。生物的傳染現象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流感和瘧疾等疾病的病原體,事實上都由多株組成。這些病原株不斷競爭,搶著侵入有受感染風險的人體。
為什麼不是其中一種病原株勝出,宰制其他病原株?
人類的社會行為或許能說明一二。如果人們聚集,形成緊密連結的小圈圈,則會使各式各樣的病原株停留在一個人類群體之中。實際上,每個病原株都能找到自己的地盤,不需彼此頻繁競爭。這樣的社會互動型態,也能說明網路使用者何以在想法與見解上會有巨大落差。從政治立場到陰謀論,有相似世界觀的社群媒體群體時常聚集在一起,並可能因此形成「同溫層」。身處同溫層時,很少會聽到與自己相左的觀點。
反疫苗團體是聲量浩大的網路社群。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三合一疫苗會導致自閉症一說廣為流傳,卻又沒有根據。反疫苗團體時常擁護這項說法。謠言開始於1998年的一篇科學論文,研究由安德魯‧維克菲爾德(Andrew Wakefield)主導。論文遭到質疑和撤回,維克菲爾德也從英國醫事人員名冊中除名。不幸的是,英國媒體挑出維克菲爾德的主張,並大書特書。此舉導致三合一疫苗接種率下降,而後未接種者回到各級學校,在校內與人密切接觸。數年後,英國便爆發數波大型麻疹疫情。
2000年代初期,MMR三合一疫苗的謠言固然在英國甚囂塵上,歐陸國家的媒體報導倒是另一番光景。這一廂,英國對於MMR三合一疫苗有愈來愈多負面報導;那一頭,法國媒體則是針對B型肝炎和多發性硬化,揣測兩者之間未經驗證的連結。時間拉到近期,日本媒體對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展開負面報導,而在肯亞,一則流傳二十年的謠言再次浮出檯面。
民眾對醫學持疑也非新鮮事。數百年來,人一直在質疑疾病的預防方法。1796年,愛德華‧詹納醫師(Edward Jenner)發明天花疫苗;在此之前,有的人會使用稱為「人痘接種」(variolation)的技術,減少罹病風險。這項技術起始於16世紀中國,透過讓健康的人接觸天花病患的結痂或膿液,刺激人體形成溫和的感染反應,藉此針對病毒產生免疫能力。儘管人痘接種術的操作仍有風險(致死率約2%),但相較於天花動輒三成的死亡率,仍是小巫見大巫。
英國於18世紀開始流行人痘接種術,但風險效益比是否值得?據法國作家伏爾泰(Voltaire)觀察,其他歐洲人認為英國人又笨又瘋,才會採用人痘接種。「之所以說他們笨,因為他們為了避免孩子染上天花,索性先讓小孩得到天花;之所以說他們瘋,是因為他們想將某種可怕的瘟病傳給他們的小孩,目的只是預防一種未知的禍害。」伏爾泰指出英國的批評也是一面倒。「海峽另一邊的英國人說英國人以外的歐洲人膽小,又違逆自然。說膽小,是因為他們害怕讓小孩忍受一點點痛苦;說違逆自然,是因為他們讓自己一次又一次死於天花。」(伏爾泰本身則是罹患天花後痊癒,支持英國人的防疫法。)
1759年,數學家丹尼爾‧白努利(Daniel Bernoulli)決定試著讓爭議畫下句點。為了釐清天花染疫風險是否大於人痘接種風險,白努利設計了第一個疫情分析模型。他根據天花傳播的模式,推估出只要人痘接種的致死風險低於10%(符合真實數據),便能延長預期壽命。
在現代社會,疫苗接種與否,通常不是難題。一方面,MMR三合一接種等疫苗非常安全有效,而麻疹等傳染病又有可能致死。因此,有疫苗還普遍拒絕接種,往往是奢侈行為;有的地區因為打了疫苗,數十年來感染率低,反而會有這種現象。
一項2019年的調查發現,相較於非洲與亞洲民眾,歐洲國家更加不相信疫苗。
一直以來,疫苗相關謠言都只是特定國家才有,但現代人的數位連結程度與日俱增,情況有了變化。今日網路資訊傳遞快速,自動翻譯功能跨越了語言藩籬,使得疫苗接種的迷思從而傳開。人們對於疫苗接種的信心因而下降,而這可能對兒童健康帶來可怕的後果。由於麻疹傳染力極強,需至少有95%人口接種疫苗,才有望預防疫情傳播。在反對接種觀念深植人心的地方,疫情隨之而來。近幾年來,歐洲已有數十人死於麻疹。如果接種率更高,原本能防患於未然。
由於出現反疫苗社群運動,人們開始注意線上同溫層的可能性。然而,在存取資訊時,有多大程度受到社群媒體演算法的實質影響?畢竟,現實生活中,我們與他人分享信念,而在網路上也不例外。線上的資訊傳播,會不會只是反映早就存在的同溫層?
在社群媒體上,有三大因素會影響我們的閱讀內容:聯絡人是否有分享文章?該文章是否出現在動態消息(feed)上?我們有沒有點閱?根據Facebook數據,這三大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吸收資訊。Facebook數據科學團隊曾針對2014至2015年間的美國使用者,探討他們的政治觀點,研究發現使用者傾向於接觸相近的觀點,程度會遠高過隨機挑選朋友時的情況。Facebook演算法會決定使用者動態新聞(News Feeds)的內容,在好友張貼的內容中,演算法又會過濾掉5%至8%相左的政治觀點。同時,使用者看到呈現內容時,又較不會點選與本身政治立場相左的貼文。使用者極為偏好點選顯示於動態新聞頂端的文章,這證明為了搶占關注,內容競爭會有多激烈,也表示如果Facebook存在著同溫層,則同溫層會先從好友圈開始形成,但隨後可能因動態新聞演算法受到誇大。
來自其他管道的資訊又如何呢?會同樣兩極化呈現嗎?2016年,牛津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微軟公司研發單位Microsoft Research以5萬名美國人為對象,檢視他們的網路瀏覽習慣。
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在自己偏好的新聞網站上看到的文章,使用者在社群媒體和搜索引擎上看到的文章大體上更兩極化。
不過,社群媒體和搜索引擎也會讓使用者接觸範圍更廣的觀點。新聞可能有更強的意識形態內容,但民眾也必須多加接觸對立的想法。
這似乎是矛盾的:相較於傳統新聞來源,如果社群媒體豐富了我們接觸的資訊範圍,又為何無法減少同溫層形成呢?原因可能在於我們對線上資訊的反應。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多位社會學家以美國志願受試者為對象,請他們追蹤持相反觀點的Twitter帳戶,結果發現受試者隨後會撤回到符合本身政治立場的領域。平均而言,共和黨支持者變得更加保守派,而民主黨支持者變得更加自由派。這與第三章探討的「逆火效應」並不完全相同,因為民眾並非讓特定信念受到挑戰,但這確實代表要減少政治立場極化,不如建立新的網路人際連結那樣簡單。和現實生活一樣,我們在網路上也可能討厭接觸到我們不同意的觀點。展開有意義的面對面對話,雖然能幫助改變態度(就像改變偏見和暴力的實驗),但若透過線上動態新聞閱讀觀點,不見得會有相同效果。
※ 本文摘自《傳染力法則:網紅、股災到疾病,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一書,由行路出版授權刊載。
《傳染力法則:網紅、股災到疾病,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
作者:亞當・庫查斯基
譯者:高子璽
出版社:行路
出版日期:2020/11/04
《傳染力法則:網紅、股災到疾病,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書封。
圖/行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