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頭頸癌被認為是最複雜又治療困難的癌症,轉移性及復發性患者,藥物選擇更少,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過了十年,今年免疫藥物可用於第一線治療,因此改變治療指引,獲得第十七屆國家新創獎。但實際上,健保對於免疫藥物給付於二線治療,患者必須從標靶及免疫藥物二擇一,由於不少患者經濟相對弱勢,醫界希望放寬給付標準,讓患者治療後重返職場賺錢養家。

頭頸癌被認為是最複雜又治療困難的癌症,轉移性及復發性患者,藥物選擇更少,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過了十年,今年免疫藥物可用於第一線治療,因此改變治療指引,獲得第十七屆國家新創獎。但實際上,健保對於免疫藥物給付於二線治療,患者必須從標靶及免疫藥物二擇一,由於不少患者經濟相對弱勢,醫界希望放寬給付標準,讓患者治療後重返職場賺錢養家。

目前針對轉移性及復發性頭頸癌治療,陽明大學副校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指出,目前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加化學治療;免疫藥物則是二線使用,且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只能二擇一,讓醫師感到為難,沒有臨床治療指引是這麼規定的。

目前使用免疫藥物,需視PD-L1生物標記表現量而定,不同的腫瘤細胞有不同的表現,也有不同的評分方式。以轉移性及復發性頭頸癌為例,健保規定TPS要大於等於百分之五十或TC大於等於百分之十,楊慕華無奈地說,「符合的患者大概兩成,但他們得先用化療藥物,無效之後才能使用,此時病人狀況可能更不好了,治療效果就不如預期。」

楊慕華認為,去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已將免疫藥物列為頭頸癌第一線治療,若單用免疫藥物,只要CPS生物標記大於等於一,合併化療使用則不須生物標記檢驗。

台灣頭頸癌治療晚國際治療指引好幾年了,由於免疫藥物不像標靶藥物,需有對應的突變基因才有效果,它是漸進式效果,只要有PD-L1表現量都可能有效,這就是國際治療指引的原則。

依國際臨床試驗,復發或轉移頭頸癌患者,一線使用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相比過往常見標靶合併化療的治療方式,可延長近四個月的存活期。

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指出,很多治療都必須合併使用才能帶來最好效果,患者新診斷時就需要完整治療,減少復發,若不幸轉移或復發,要用最好的治療方式把癌細胞「壓」下來,之後才有辦法繼續維持穩定。

林進清表示,近年藥物不斷進步,晚期病人存活期大大提升,但新藥給付多數患者還是用不到,且頭頸癌患者多為勞工,自費能力有限,臨床上還是會依病人經濟狀況,選擇不同藥物組合提高治癒率。

經濟狀況確實影響用藥情形,楊慕華指出,停藥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病況穩定,曾經有位女患者,花費數十萬接受免疫藥物治療,半年後腫瘤消失,就先停藥觀察;另一種就真的沒錢而停藥,也有人因此病情惡化,因此希望健保放寬給付條件,讓他們有機會重返職場,也等於拯救了一個家庭。(企畫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