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給付/健保限縮 不利新藥試驗

「我們不是沒有核准新藥,而是納入健保時間從一年延長到三、五年,這段空窗期民眾幾乎用不起新藥。」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擔心。

「我們不是沒有核准新藥,而是納入健保時間從一年延長到三、五年,這段空窗期民眾幾乎用不起新藥。」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擔心。

癌症新藥爆發式成長,健保資源有限,新藥給付時間慢且條件相對嚴格,病人無法及時用藥,也將導致國內找不到符合臨床試驗收案條件病人,連帶影響新藥臨床試驗的引進。

楊志新指出,依據「赫爾辛基宣言」,若病患參與新藥臨床研究,未來藥物上市後,必須提供給該地區病患持續使用。國際藥廠在某個區域進行臨床實驗時,會先考慮未來有沒有機會在該國核准給付,讓民眾有用藥機會。

台灣臨床試驗品質向來為亞太地區翹楚,楊志新舉第三代肺癌標靶藥物為例,台灣二○一三年進行臨床試驗,收案數居世界之冠,但藥物引進落後歐美,連大陸都趕不上。該藥物到二○一七年才在台上市,二○二○年納入健保給付

此外,健保給付條件常跟不上國際臨床治療指引,例如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用於第四期第一線,已是國際晚期肺癌治療指引標準療法,但台灣去年才給付免疫藥物單一使用。

台灣健保給付條件與國際臨床治療指引脫軌,將導致接受標準治療的病人減少,不容易找到符合臨床試驗收案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