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最新集會指引出爐!6大風險指標應先評估
新頭殼newtalk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大型集會活動感染風險大,疾管署也公布修訂的「集會指引」,提醒超過千人集會的活動舉辦前應先評估6大風險指標,包括參加者之間的距離、通風狀況,以及是否能落實手部衛生清潔等措施。
新頭殼newtalk
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大型集會活動感染風險大,疾管署也公布修訂的「集會指引」,提醒超過千人集會的活動舉辦前應先評估6大風險指標,包括參加者之間的距離、通風狀況,以及是否能落實手部衛生清潔等措施。
新公布武漢肺炎「公眾集會」因應指引指出,近期國內陸續確診家庭、醫院群聚感染病例,本土病例數已超過境外移入病例數且有感染源不明個案,皆為社區傳播的警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只要聚集人數在1000人以上就屬於聚眾集會,另外,像是開學、畢業典禮、節慶、祭典、運動賽事、宗教、政治性質等多人聚眾活動等也在適用範圍。
該指引指出,主辦單位舉辦公眾集會前應依6指標進行風險評估:
一、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風險較低:
指引指出,如掌握所有參加者之流行地區旅遊史、確診病例接觸史,進入活動前亦能進行症狀評估及體溫量測,則相對風險較低。反之,如無法掌握上述資訊,則相對風險較高。
二、室外風險較低、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風險最高:
室外活動風險較低;通風換氣良好或可開窗通風的室內空間風險其次;至於通風換氣不良的密閉,室內空間則風險最高。
三、參加者距離至少保持1公尺:
指引中指出,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彼此能保持至少1公尺距離,風險較低。原則上距離越近,風險越高。
四、參加者位置固定風險較低、不固定風險較高:
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前者風險較低,後者風險較高。
五、活動持續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六、活動期間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
可落實者風險較低、不能落實者風險較高。
指引中提醒,若公眾聚會經評估具有較高風險,建議應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當指揮中心宣布疫情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則應依指揮中心指示辦理,對於有慢性肺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腎臟、肝臟、神經、血液或代謝疾病者(含糖尿病)、血紅素病變、免疫不全需長期治療者、孕婦等則建議避免參加。
一旦經評估決定辦理,主辦單位應定防疫應變計畫,包括事先對集會活動場所、用具消毒,設置充足洗手設施,1天以上、需安排住宿的活動應確保通風良好,避免安排多人集中在同一房間。
該指引表示,目前不建議所有參加者與工作人員全面配戴口罩,但若有工作人員可能經常直接面對面接觸出現呼吸道症狀患者,或是其他須在人潮眾多的密閉場所工作人員,則建議配戴口罩。
若發現疑似個案應立即依照應變機制通報衛生單位,並連繫後送醫院,將疑似個案送醫,同時配合衛生單位進行疫情調查與相關防治措施,並考慮是否調整、延期或取消,避免疫情擴大。
延伸閱讀:
——————————————————————
【本日推薦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