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影移動的詩光隧道 屏東佳冬古蹟廊道新亮點
駐點屏東縣佳冬村的大地計畫團隊,在台17線佳興路入口打造全台獨一無二的「詩光隧道」,縷空屋頂上的客家詩詞,透過陽光投射地面,設計原理簡單,傳承在地文化意義卻不凡。記者潘欣中/攝影
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是縣級古蹟中最大的客家聚落,縣府向科技部推動人文發展跨域治理計畫,將古蹟廊道以「活的博物館」概念在佳冬鄉落地生根,計畫團隊繼和茄冬文史協會合作完成蕭家古厝旁的「詩人步道」,又在台17線佳興路入口打造全台獨一無二的「詩光隧道」,縷空屋頂上的客家詩詞,透過陽光投射地面,社區舉辦詩詞朗讀比賽,喜迎文化旅遊新亮點。
「進到佳冬,彷彿走入一場活生生的歷史人文展覽,漫步在優雅的文青時光中。」茄冬文史協會理事長楊景謀說,佳冬六根村有諸多保存完整的古厝聚落,早期文風興盛,也是詩人的故鄉,在7所大專院校組成的團隊輔導下,村內搭配著各式各樣的藝術彩繪和詩人創作詩詞,詩詞的意境搭配古色古香的聚落建築和客家歌聲,引領遊客彷彿回到那個吟詩作對的年代。
「4年前剛來蹲點時,遊客沒幾個,現在已有遊覽車!」計畫主持人蔡志豪說,佳冬蕭家古厝、張家洋樓、楊家祠堂等古蹟陸續活化後,團隊偕在地文史團隊融入當地特有的詩詞文學,培訓導覽解說員,再打造獨一無二的「詩光隧道」,結合環繞社區的「詩人步道」,走讀其中,欣賞鍾理和、曾貴海等詩人的作品,不久將導入有聲導讀的擴增實境,讓古蹟和文學更貼近遊客,以六根為客家音樂文化之旅的示範點。
地方人昨舉辦穿越詩光派對和客家詩詞朗讀比賽,喜迎佳冬古蹟廊道新亮點;縣府客家事務處長陳麗萍說,走進「詩光隧道」,詩詞光影隨著日頭的照射跟著在遊客身上移動,形成看的到、讀的到、也摸的到的特殊3D體驗,是絕佳的拍照打卡地;蔡志豪說,「詩光隧道」的靈感是一次在國外旅遊途中發現,設計原理簡單,傳承在地文化的意義卻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