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切入藝術 台中歌劇院國際藝術節登場

0

【大紀元2019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台中國家歌劇院「2020台灣國際藝術節」,從今年12月到明年5月,以科技藝術為主題,策畫11檔國內外節目,跨越舞蹈、音樂、戲劇、多媒體展覽等型態,以4DBOX智慧舞台、浮空投影、人體感測等科技,引領觀眾切入不同欣賞視角,檢視人性的深沉情感。12月1日開放預購,8日中午全面啟售。

文章轉載自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b5/19/11/28/n11686775.htm

【大紀元2019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台中國家歌劇院「2020台灣國際藝術節」,從今年12月到明年5月,以科技藝術為主題,策畫11檔國內外節目,跨越舞蹈、音樂、戲劇、多媒體展覽等型態,以4DBOX智慧舞台、浮空投影、人體感測等科技,引領觀眾切入不同欣賞視角,檢視人性的深沉情感。12月1日開放預購,8日中午全面啟售。

藝術總監邱瑗指出,這次節目作品豐富多元,不僅有來自荷蘭、丹麥、芬蘭、加拿大等國家藝術創作,更有跨國共製作品。主題雖聚焦科技藝術,無論是以數位技術發展作品、抑或以科技手法呈現的藝術,都可看見表演技術創新與人性思維的共融,令觀眾深刻感受情感連結及人性溫暖。

狠劇場的「光年紀事:台北─哥本哈根」於明年4月登場。創辦人周東彥表示,作品從2016年開始發展,期望能從科技外在形式,走進內心深處最真實情感,希望每個人能有一個存放自己快樂與悲傷的「儲淚瓶」。

擅長運用科技裝置與劇場表演省思文明與人性的蘇文琪,本次作品「微輻」4月演出,延續城市脈動主題,藉聲光動力化為滿天星空,透過肢體探討人類起源,感受人類渺小。

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王連晟新作「無光風景」明年5月上演。他表示,將讓舞者透過穿戴式裝置來控制機械、燈光、聲音和視覺,並試圖從3個面向,包括人工智能的蓬勃、機器與社會、女性與社會,來探討彼此間對立與共生狀態。

劇場導演王嘉明的創作「閒情、偶寄」,源自明末清初李漁的「閒情偶寄」,欲探勘亂世自處的生命座標,並援引李漁多部劇作材料,透過科技處理時間與空間及聲音、光影、時間等各種感受,挖掘創作的靈透視野。

責任編輯:英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