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就罹乳癌 年輕藝術家拚一個月完成凍卵
旅法藝術家孫維瑄今獲選為台灣癌症基金會2019年度十大抗癌鬥士。記者邱宜君/攝影生育能力的保存,是年輕癌症患者特有的挑戰。台癌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表示,許多年輕癌友不但要與腫瘤賽跑,還要與生育的時鐘賽跑,得趕在治療前把精子或卵子保留起來,這需要花費許多的金錢,期盼相關單位能夠提供更多的資源,協助年輕癌友面對生育的需求。
生育能力的保存,是年輕癌症患者特有的挑戰。台癌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表示,許多年輕癌友不但要與腫瘤賽跑,還要與生育的時鐘賽跑,得趕在治療前把精子或卵子保留起來,這需要花費許多的金錢,期盼相關單位能夠提供更多的資源,協助年輕癌友面對生育的需求。
賴基銘表示,男性精子受到化放療的影響較為暫時,通常治療後兩年,八成都能恢復生育能力,女性卵子則較受到化放療的影響,導致僅一到兩成女性治療後還有生育能力。想要保留懷孕生子的一線希望,目前癌友只能自費去進行凍卵,如果經濟能力不許可,就只能忍痛放棄凍卵的機會。
今年41歲的孫維瑄是一位兼具策展能力與創作才華的藝術家,她在新婚、正規劃要懷孕的38歲那年,發現罹患乳癌三期。醫師限期她用一個月的時間去完成凍卵,就要立刻開始化療。「醫生說,我只有這一次機會。」孫維瑄回憶當時,她在台灣策展,緊鑼密鼓工作之餘,她每天早上八點半先去台大醫院驗血再去工作,十一點再從展場溜出來,到公廁裡去為自己打排卵針,就這樣過了一個月,內視鏡取卵手術術後第三天,她就開始化療。
孫維瑄長年往返台灣、法國兩地工作,在台灣除了健保之外,完全沒有其他醫療保險,因此從驗血、打針、取卵、凍卵,總計費用大約是十幾萬。孫維瑄表示,年輕癌友是因為罹癌,才不得不以凍卵的方式來面對生育難題,希望這個不得已的措施,也能夠被視為治療過程需要關照的重要環節之一。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癌症患者需求很多元,目前國健署已在74家醫療院所建置癌症資源中心,提供疾病相關的正確資訊、心理支持及社會資源,當中也包括生育的諮詢。至於是否要補助癌友凍精凍卵,還需要多方了解各界意見再討論是否納入研議。
孫維瑄今獲選為台灣癌症基金會2019年度十大抗癌鬥士,她領獎時表示,生病讓生命有了限制,也擁有更感恩、更勇於嘗試、更多可能性。生命的急轉彎讓她看到了不離不棄的親友,現在想要好好好好掌握自己奮力爭取而來的生命,努力活著照顧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