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上里遺址出土文物 串聯卑南及三和史前文化?
台灣卑南史前文化(新石器時代)如何演進到三和史前文化(鐵器時代),台灣史前博物館從搶救上里史前文化遺址,歷時15年2階段探坑挖掘,終於在上里遺址找到失落的聯結,從史前館今年提出的研究總結報告指出,上里遺址是銜接卑南史前文化晚期、三和史前文化早期的文化遺留。
台灣卑南史前文化(新石器時代)如何演進到三和史前文化(鐵器時代),台灣史前博物館從搶救上里史前文化遺址,歷時15年2階段探坑挖掘,終於在上里遺址找到失落的聯結,從史前館今年提出的研究總結報告指出,上里遺址是銜接卑南史前文化晚期、三和史前文化早期的文化遺留。
由史前館副研究員李坤修、史前館研究典藏組長葉美珍、專任助理陳柏仰共同主持台東上里遺址調查計畫,總結報告中指出,上里遺址顯呈現出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往鐵器文化發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待解,如上里遺址是否為卑南文化與三和文化間的直接聯結傳承?還是前者遷移後,後者接續利用遺址?
李坤修表示,卑南史前文化距今2300至3500年屬史前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300至1000千年左右的香蘭遺址,就是三和文化,此時台灣開始進入鐵器文化。上里遺址距今2500年兼具石器與鐵器遺留,包含卑南文化晚期及三和文化早期兩個發展階段文化,可說是從卑南文化進入上里文化,再往南變成三和文化。
李坤修指出,在上里遺址挖出的陶甕有橋形把,這是卑南文化的主要把手類型;另外也在上里遺址挖出三角形橫把,這是三和文化早期發展出來的陶把類型,是三和文化的代表性特徵之一。此外,上里遺址也挖出與卑南文化相同的几型玉耳玦,挖出不少鐵器遺留物,顯示上里遺址的文化層應跨越卑南文化晚期至三和文化早期。
上里遺址位於台東縣延平鄉紅葉村上里部落南方,北絲鬮溪右岸海拔約500至550公尺的一片緩坡上,是一處山區遺址。早期是布農族人開發種植苦茶、檳榔等經濟作物,民國93年前由李姓農民將整片緩坡承租下來開闢為農場,因使用大型農業機具整地、耕耘,造成遺址嚴重的破壞,史前館著手文物搶救,挖出6具石板棺墓葬,伴隨豐富陪葬品,主要有600餘件玉質標本及大量陶片、石器如單石、石柱、石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