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心跳次數總額固定 跳得愈快壽命愈短?
人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心臟有規律的跳動,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稱為心率。每個人的心率都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狀態下心率也會不一樣。在人的一生中,心臟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跳動,所以有人就提出了這樣的論調: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總額是一定的,跳得越快的人壽命越短,真的如此嗎?
人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心臟有規律的跳動,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稱為心率。每個人的心率都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狀態下心率也會不一樣。在人的一生中,心臟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跳動,所以有人就提出了這樣的論調: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總額是一定的,跳得越快的人壽命越短,真的如此嗎?
人體心率快慢的原理
這樣的說法好像有一定的道理,就像一個人日日夜夜拼命地幹活,那他一定更容易累壞而不能工作,當心臟停止工作了,人的壽命也就終止了。但人的心臟能這麼簡單的理解嗎?
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影響心率的因素人的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但心率又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年齡、神經內分泌、運動、飲食、藥物、疾病和情緒等都會引起心率加快或減慢。
年齡越小,心跳越快。運動員由於長期運動,靜息心率會比普通人慢。經常喝咖啡、酒的人,心率會較快。在感染、創傷、貧血、甲亢、發熱等疾病狀態下,心率也會加快。情緒緊張,壓力過大也會引起心率增快。
心跳得越快的人壽命越短 沒有科學依據
首先,從生理上,拋開疾病因素來看,雖然現代醫學飛速發展,但目前科學家們也沒能明確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總額具體是多少,以及與人的壽命的關聯性。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個體,影響壽命的生理性因素太多,所以僅從心率跳動快慢判斷壽命長短也不科學。
其次,從疾病上來講,病理性心率增快或減慢都可能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例如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會使心率較慢,但如果心率低於40次/分時不及時處理,也會嚴重威脅生命,特別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其心率雖然不快,但有些患者壽命並不長。而且即使沒有心臟疾患,也同樣可能會有其他疾病如癌症而影響壽命。所以心跳慢也不見得一定就好。
再者,反過來說,如果心跳越慢,壽命越長成立的話,那麼只要使用藥物干預使心跳盡量減慢就可以長命百歲了,但顯然這樣做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的一生心臟跳動總額並不確定,無論心臟跳動較快或較慢,只要心臟和身體維持在健康的狀態下,壽命也會相應較長。養護心臟,延年益壽其實重在注意日常生活,比如飲食,日常生活中要大幅度減少飽和脂肪攝入,高糖分食物也要少吃,因為糖會轉換為脂肪,特別是對於肥胖者,更是要控制體重,首先總體攝入能量要控制,飲食結構中,對飽和脂肪豐富食物如肥肉要嚴格控制比例,大幅下調其比例,這樣才能減輕或穩定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肉類食物注意盡量選擇脂肪含量低的肉類,如豬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另外,鳥類動物、魚類等非哺乳動物的肉脂肪含量也相對較低。當然,無論什麼肉,注意在加工煮熟過程中注意油鹽不要太多,否則也會導致脂肪攝入過多。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纖維素食物。
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