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子宮頸癌 國健署癌篩擬納HPV病毒檢驗
抗戰子宮頸癌,國健署不僅推動公費HPV疫苗,近期也研擬將HPV病毒檢驗納入公費篩檢。專家對此表示支持,同時建議放寬抹片篩檢年齡,並調整篩檢頻率,將每分錢都用在刀口上。圖/ingimage
抗戰子宮頸癌,國健署不僅推動公費HPV疫苗,近期也研擬將HPV病毒檢驗納入公費篩檢。專家對此表示支持,同時建議放寬抹片篩檢年齡,並調整篩檢頻率,將每分錢都用在刀口上。
曾替「蠟筆小新」「名偵探柯南」等知名卡通配音的台灣配音員蔣篤慧,昨天傳出因子宮頸癌病逝,震驚各界。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頸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8名,每年新確診個案約1400多人。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國健署民國84年起推動「6分鐘護一生」,凡是30歲以上女性,每年都可做1次公費抹片檢查,目前每年有多達210萬名女性接受篩檢,每年平均找出1.3萬名癌前病變以及1000名新確診的子宮頸癌個案,推動抹片檢查以來,子宮頸癌發生率、死亡率都降低約7成。
林莉茹指出,國健署目前提供的4癌篩檢當中,大腸癌、口腔癌、乳癌等3種癌症都有根據民眾風險高低訂定不同檢驗頻率,但子宮頸抹片檢查卻始終是統一標準。
為了把每一分錢用在刀口上,國健署近期多次邀集專家開會討論子宮頸癌篩檢政策,包括是否將檢驗頻率延長、如何提高檢驗率等,同時也考慮跟進國際趨勢,將HPV病毒篩檢納入篩檢項目。
會議中專家對於是否納入HPV篩檢、調整檢驗頻率等提出不同看法,有專家認為30至65歲女性凡是HPV病毒篩檢陰性者,罹患子宮頸癌風險較低,平均3年做1次抹片或每5年做1次抹片加HPV檢驗即可。
此外,也有專家認為台灣子宮頸抹片檢查已相當普遍,加入昂貴的HPV檢查究竟有多少加分效果仍存疑,同時HPV篩檢又涉及實驗室品質等問題,有待進一步凝聚共識。林莉茹強調,國健署將持續蒐集國際、本土資料後再做最後決定。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HPV篩檢和子宮頸抹片檢查究竟有何差異。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亞洲婦癌研究團體榮譽理事長賴瓊慧解釋,HPV篩檢主要是找出HPV病毒帶原者,抹片則是檢查子宮頸細胞是否異常,兩種檢查可說是相輔相成;研究顯示,單做抹片篩出中度以上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篩檢率約82%,加入HPV篩檢後可望提高至97%。
不過,兩種檢查價格可是天差地遠,賴瓊慧說,台灣的抹片檢查大概是全世界最便宜抹片,做1次不到新台幣500元,HPV檢查至少1000至2000元甚至更高,價差超過2倍以上,但兩者若能一起做且結果為陰性,未來只需3到5年做1次即可,雖然一次花費較高,卻能節省許多奔波看診時間,對此政策表示支持。
賴瓊慧也建議,國健署應將抹片篩檢門檻從30歲降至25歲,若連做2年都是陰性,未來每2到3年做1次即可,將目前年年篩檢的經費用來做HPV篩檢,才可望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賴瓊慧強調,一般而言,女性從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到癌化甚至演變成癌腫瘤,至少需要10年時間,這段期間內只要有篩檢,都有很大的機會在癌前病變搶先治療,避免惡化。
但根據臨床觀察,每年新確診患者當中有多達4成從沒做過抹片,一確診往往已是末期。賴瓊慧認為,如何讓這群不願篩檢者走出家門接受檢查,將是國健署未來推動癌症篩檢的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