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區命名源起 古厝恐遭都更道路計畫穿破

0

行經六張犁具安溪特色的清代高氏古厝所在巷弄,會看到短短巷弄竟共有四、五座傳統閩南建築,不過其中好些座已翻新。文資委員薛琴表示,福建泉州市安溪縣移民來台因較晚,聚集在今日大安區一帶,成為「大安庄」等街庄,這也是大「安」區命名由來。

行經六張犁具安溪特色的清代高氏古厝所在巷弄,會看到短短巷弄竟共有四、五座傳統閩南建築,不過其中好些座已翻新。文資委員薛琴表示,福建泉州市安溪縣移民來台因較晚,聚集在今日大安區一帶,成為「大安庄」等街庄,這也是大「安」區命名由來。

薛琴說,早年移民中,泉州同安縣民因靠海、來台較早,先占了艋舺等港口處;位置較內陸靠山的安溪縣民來台時,因此只能往包括六張犁的今大安區等內陸發展,甚至延伸到公館台大周遭。

他說,當時這帶安溪式建築很多,但現在幾乎拆光。像原位於敦化南路的林安泰古厝,創建人也來自安溪,1970年代因路拓寬遭遷建;高氏古厝則難得還保持原貌。

高家子孫表示,巷弄傳統建築中,光從高氏古厝特有懸山式屋頂、燕尾脊,就可看出地位最高,他們也是當年地主。其他建築則多是佃農所蓋。

高氏古厝占地廣大,「七開間」設計的正身除有「暗廊」通往兩旁「次間」、「稍間」、「盡間」,屋內兩側還各有一條縱向狹長通道,沿道是不同「廂房」。高家第36世媳婦說,早年後門面對的是瑠公圳,後來瑠公圳填平蓋馬路,如今走完屋內一整條通道,恰好銜接兩條馬路。

超大古厝至今兩側廂房也共住五、六戶,高家子孫說,早年屋內共住兩百多人。他們回憶,小時都在屋內通道跑來跑去,出門不用帶鑰匙,反正家裡都有人,記憶美好溫馨,住在其中更冬暖夏涼,非常舒服。

不過也有不少高家後代表示,50年前此處就有都市計畫,一直未實施。去年他們已根據都更條例申請計畫更改,古厝則位在他們預計的道路位置,非拆不可,質疑文資案破壞都更計畫。

大安區命名源起 古厝恐遭都更道路計畫穿破
六張犁高氏古厝是台北市大安區今日罕見留存的福建泉州安溪式樣建築,正面入口處無退縮的「凹壽」,屋脊用燕尾式。記者何定照/攝影
大安區命名源起 古厝恐遭都更道路計畫穿破
六張犁高氏古厝從正堂兩側通道都可通往後方,這條屋內通道地理上銜接兩條巷道。記者何定照/攝影
大安區命名源起 古厝恐遭都更道路計畫穿破
六張犁高氏古厝從正堂兩側通道都可通往後方,這條屋內通道地理上銜接兩條巷道。記者何定照/攝影
大安區命名源起 古厝恐遭都更道路計畫穿破
六張犁高氏古厝從正堂兩側通道通往後方會面對另條馬路,高家人說早年是瑠公圳,但後來填平。記者何定照/攝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