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業者傾向統包 北市:有利去化

0

資源回收物採統包標售,雖然可以有效去化資收物,但價格偏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垃圾分類/業者傾向統包 北市:有利去化
資源回收物採統包標售,雖然可以有效去化資收物,但價格偏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市資源回收採分類、分日政策,民眾質疑,每天回收品項不同,結果到回收廠變成統包變賣,質疑難道最後回收物被混做堆、分類做白工?北市環保局表示,統包並非沒有做分類,而是以價格區分,民眾可以放心。

北市陳姓資源回收商說,北市的回收廠,最大宗的回收物是紙類,其次是五金類的廢鐵、鋁罐等回收物,至於價錢方面,純紅銅因為數量少,1公斤可以賣到160元,數量最多的瓦愣紙則為1公斤2元。

對於市府有意將標案從統包改為分項招標,陳姓業者說,統包和分項變賣2種投標方式,業者傾向統包,原因是分項變賣須確實分類各項回收物,如果市府沒有確實分類,業者要再自己多分類一次。

北市環保局簡任技正楊維修指出,市府會採統包的優點是回收物不管價格高低,一併打包標售,這樣對去化回收物有利,不會有價高的大家搶買,價低的賣不掉。

台北市從民國92年起採用統包制,交由民間回收業者分類,北市環保局當時因此節省100名清潔員人力,若以一人的年薪加裝備約75萬,一年可省7500萬。但楊維修說,既然審計處認為分項招標比較好,北市可以試試看。

新北環保局發包資源回收,是將新北28個行政區分為8區共分11項回收類,每項都由不同廠商投標,因此光是資收就有88份合約,環保局發言人孫忠偉說,回收分類越細利用價值越高,也才能環保再利用。

新北資源回收目前有玻璃類、紙類、金屬類等11類,開標時以自由市場機制由各投標廠商比價,因為分項分類發包可以有效提高變賣價金,因此每年資收物變賣所得超過2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