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路名新趨勢 悄悄擺脫人名貼近在地
台灣各地道路名稱百百款,早期常以人名取名;除耳熟能詳的「中山」、「中正」等八股名稱,有些路名其實很接地氣的,惜年輕一輩毫無所悉。近來「在地主義」興起,不乏新開的路,更結合當地地名命名,深化鄉親認同感。
台灣各地道路名稱百百款,早期常以人名取名;除耳熟能詳的「中山」、「中正」等八股名稱,有些路名其實很接地氣的,惜年輕一輩毫無所悉。近來「在地主義」興起,不乏新開的路,更結合當地地名命名,深化鄉親認同感。
台南市鹽水區,舊稱月津,清初是台灣第四大城,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稱謂;當地路名出現不少名人或地方知名人物;就有「朝琴」、「清湶」「金和」、「行昌」等路。其中,朝琴路就是紀念出身鹽水的前省議會議長黃朝琴,其餘3人,「郭清湶」、「謝金和」、「陳行昌」都曾任鹽水鎮長,算是在地知名人物。
鄰近學甲區,也有「華宗」、「三連」、「寶發」路與人有關,分別是緬懷陳華宗、吳三連、楊寶發。陳華宗日據時代曾任「庄長」,任內闢建學甲道路影響迄今;吳三連出身學甲,曾任台北市長、自立晚報發行人、台南紡織、環球水泥董事長,更是外界「台南幫」代表人物;而楊寶發出身新化,擔任台南縣長開闢學甲外環道,地方感念其貢獻,將開闢的外環道取名為寶發路。
鄰近官田區,近烏山頭水庫南117線,由嘉南國小至台一省近5公里,民國100年5月9日八田與一忌日時,由台南市前市長賴清德取名為「八田路」,感念八田與一當年闢建烏山頭水庫重大貢獻。
近年來「在地主義」興起,也帶動路名悄然改變。」不少新闢道路逐漸跳脫人名,改以融入在地名稱深化連結;如台南柳營科技工業園區內就有「腳腿仔大道」、「德元埤大道」,都與當地名稱有濃厚淵源。
新吉工業區有「安順庄大道」等路名也有類似情形;更早開闢的南科特定區內「新港社大道」、「直加弄大道」、「目加溜灣大道」,都是昔日新市、安定、善化舊稱。樹谷園區內的「木柵港東(西)路」,也讓外人重新認識在地歷史文化軌跡。台南市政府府民政局戶政科說,強化與在地人文風情關係,讓路名更有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