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苗縣二期稻作發現瘤野螟危害 農友加強巡田防治
苗栗地區正值二期稻作生育期到分藥初期,縣府農業處植物實習醫生吳意眉監測水稻時,發現「瘤野螟」危害蹤跡,雖然在瘤野螟誘引器沒有發現成蟲,但在部分填區發現幼蟲縱葉的危害,農業處呼籲農友加強防治,降低該蟲發生密度,減少損失。
苗栗地區正值二期稻作生育期到分藥初期,縣府農業處植物實習醫生吳意眉監測水稻時,發現「瘤野螟」危害蹤跡,雖然在瘤野螟誘引器沒有發現成蟲,但在部分填區發現幼蟲縱葉的危害,農業處呼籲農友加強防治,降低該蟲發生密度,減少損失。
植物實習醫生吳意眉說,瘤野螟又名稻縱捲葉蟲,以幼蟲危害水稻。第一齡蟲會啃食稻葉表皮形成微細白線,第二齡蟲後會將葉片兩邊線綴成縱苞,躲藏在裡面啃食上表皮及葉肉,僅留白色的下表皮。
吳意眉說,若族群密度高時幾乎所有葉片都會被害,造成白葉滿田,影響水稻的生長和稻穀稔實率,若沒有防治或防治不當,會影響產量達18%至24%。瘤野螟蟲易出現在二期稻作時,主要受到氣流、高溫影響。
吳意眉說,請農友加強巡田防治,巡田時注意周邊雜草,瘤野螟會棲息在周邊雜草,在雜草防阻甚為重要。不要太著重氮肥施用,瘤野螟喜歡深綠色的顏色,氮肥若多,會趨向產卵在綠色稻作上,危害情形會較嚴重。
農業處指出,若值此時期疏於瘤野螟防治,至下一世代羽化時,將值水稻孕穗期,葉片被害會直接影響光合作用與養分蓄積,影響稻穀品質及產量,農友應適時巡田及防治。
農業處指出,請稻農應加強此蟲害的防治降低損失,落實稻田田間衛生、合理化施肥及安全用藥,以確保二期稻作產量及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