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助肢體協調 「幼兒運動」意識抬頭
「幼兒運動」在國內逐漸抬頭,台中市運動局目前規畫豐原、清水、北屯3座國民運動中心,都納入「兒童運動」設施與空間。
「幼兒運動」在國內逐漸抬頭,台中市運動局目前規畫豐原、清水、北屯3座國民運動中心,都納入「兒童運動」設施與空間。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副教授黃永寬指出,幼兒運動好處多,肢體發展、手眼協調、專注力提升…,3歲以上就能開始引導孩子熱愛運動。
運動局長李昱叡是運動員出身,了解幼兒運動的好處,他說,「幼兒運動」也是市長盧秀燕的政見,北市的國民運動中心都已蓋好10餘年,能改造的不多,台中正在起步,會朝多樣化、多元性思考「兒童國民運動」。
李昱叡說,近年有一本書「運動改造大腦」,提到運動會讓小朋友、學業成績正相關成長,哈佛大學也有類似的印證,坊間各類嬰兒游泳、幼兒體適能中心越來越多,顯示幼兒體育商機無限,由公部門打造「兒童國民運動中心」平價近人。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副教授黃永寬,是國內幼兒運動設計、幼兒體育專家。他表示,孩子的運動沒有年齡限制,3歲以上可開始引導,「忌專業訓練」,幼兒運動一定要多元,「遊戲當方法、運動是手段、教育為目的」,追、逐、跑、跳、碰學習人際互動、肢體協調。
「運動設施都是硬體,人是活的,台灣到處都是固定式遊具,應該設計更有彈性的空間。」黃永寬認為,從小透過遊戲引導運動,孩子就會當作是生活習慣,建議兒童國民運動中心最好採「多變的空間」概念設計,大型移動式、組裝式遊具,不要採固定式。
黃永寬舉例,一個多變的空間可以隨時變換「運動道具」,海綿積木、杯子、簡易攀爬設施,攀爬能訓練平衡、協調,與同儕的身體接觸就是人際互動,孩子喜歡爬、跳、跑都是訓練專注力。
黃永寬建議家長,3歲以上可開始讓孩子接觸攀爬類運動,低年級也是攀爬、盡量身體少碰撞、飛盤是不錯的選擇;中、高年級就可讓孩子嘗試自己喜歡的運動,但不要急著「教或訓練」,優先培養參與感,樂趣才會變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