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醬菜工廠變「將才」 釀出青年返嘉空間
嘉義青年發揮創意,將廢棄的「醬菜」工廠變「將才(台語)」工場,嘉義市長黃敏惠(左三)今天參觀工場驚豔。記者姜宜菁/攝影 嘉義市後驛社區一處已閒置20多年的醬菜工廠,經後驛社區發展協會、後驛里辦公處、嘉義市佛光山博愛社區大學、翻轉嘉義工作隊、檜木燒烙工作室等在地社會企業的共同協力,經過3年來的努力及醞釀,釀造成提供在地青年進駐創業的空間,讓「醬菜」工廠變「將才(台語)」工場,嘉義市長黃敏惠今天到工場參觀,驚豔青年創造力。
嘉義市後驛社區一處已閒置20多年的醬菜工廠,經後驛社區發展協會、後驛里辦公處、嘉義市佛光山博愛社區大學、翻轉嘉義工作隊、檜木燒烙工作室等在地社會企業的共同協力,經過3年來的努力及醞釀,釀造成提供在地青年進駐創業的空間,讓「醬菜」工廠變「將才(台語)」工場,嘉義市長黃敏惠今天到工場參觀,驚豔青年創造力。
黃敏惠表示,看到進駐青年介紹結合社區燒烙特色創作的導覽遊具,以及透過「社區規劃師駐地環境改造計畫」的空間改造成果。肯定將才工場模式,不僅美化社區中的髒亂死角成為舒適的空間,更轉化提供給年輕人更友善的創業環境。期待能夠創造正向的循環,提供更多青年有返嘉的機會,成為地方創生意涵的示範基地。
社區規劃師吳俊寬依循原有醬菜文化脈絡,將舊醬菜槽轉化為都市菜園,並與鄰近的博愛社大農法班合作,作為推廣友善農法的課程教室,並找出在地八家將特色,由輔仁中學學生發揮創意繪畫,未來將在社區內展出。
由於鐵路高架化,將改變嘉義市市景,黃敏惠現在提問要大家集思廣益,「都市發展後,如何新舊融合」,將髒亂的地點變漂亮,將嘉義市打造成西部新都心。
嘉義市後驛社區過去被地方耆老稱為「北港車頭」,4年前透過嘉義市環境保護局「社區規劃師駐地環境改造計畫」輔導,凝聚社區共識及發展願景,將原本社區的閒置空間,逐年變身成為居民凝聚情感的聚會場所、販售社區小吃的柑仔店空間以及在地青年創業基地,歷年累積許多為社區帶來不同風貌的綠美化改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