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台灣之眼」 台南七股氣象雷達站將搬新家
台南七股氣象雷達站將搬遷到現址西北側1.5公里的新址,昨天動工,回顧歷史,該站前身是高雄氣象雷達站,位在壽山,後來地點不佳,國內外氣象學者建議遷到台南七股,民國91年設址在七股鹽埕里,明年將再「搬新家」,氣象局第四組科長張博雄博士表示,七股氣象雷達站是另類「台灣之眼」,台灣西半部到大陸沿海都是其觀測範圍,對颱風及梅雨等氣象預報非常重要。
台南七股氣象雷達站將搬遷到現址西北側1.5公里的新址,昨天動工,回顧歷史,該站前身是高雄氣象雷達站,位在壽山,後來地點不佳,國內外氣象學者建議遷到台南七股,民國91年設址在七股鹽埕里,明年將再「搬新家」,氣象局第四組科長張博雄博士表示,七股氣象雷達站是另類「台灣之眼」,台灣西半部到大陸沿海都是其觀測範圍,對颱風及梅雨等氣象預報非常重要。
張博雄說,民國52年台灣還是聯合國一員,當時雷達技術剛起步,聯合國支援台灣興建高雄及花蓮2座氣象雷達站,因台灣有中央山脈阻隔,高雄氣象雷達站選址在壽山並不適合,後來才分成台南七股及屏東墾丁2處雷達氣象站。
七股氣象雷達站對西半部天氣變化的掌握,像是颱風、梅雨及午後雷陣雨,七股雷達站的雷達回波貢獻很大;也協助監測猛禽在海面上的遷移等,目前七股氣象雷達站原本使用舊式的都卜勒雷達,未來新雷達站將配備新式雙偏極化都卜勒雷達。
張博雄說,新技術可打出兩個方向的雷達波,更能辨視空氣中的降雨結構,更準確進行定量降雨預報;且新站也消除居民對電磁波的疑慮,採用先進的固態電子式雷達,最大發射功率只有12KV(千伏),而舊站雷達最大功率高達750KV(千伏)。
七股氣象雷達站位在七股生態保護區,鄰近有七股鹽場鹽山、觀海樓等觀光景點,潟湖遙望曾文溪河口,是黑面琵鷺每年過冬的家,潟湖蚵架夕照更是吸引攝影好手,七股氣象雷達舊站明年關閉停用後,是見證台灣氣象史重要的一頁,社區和環團爭取成立氣象博物館,結合生態發展觀光,
交通部長林佳龍昨出席開工動土典禮也表示,斥資2.2億元興建的七股氣象雷達新站,設計融入黑面琵鷺與鹽山等特色風光,為尊重地方生態,在10月候鳥季就會停工,預計明年底啟用,可望成為新的地標,變成觀光景點,帶動在地經濟及就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