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蔾醬油口感自然甜 農糧署為花東農產品加值

0

根據農糧署東區分署統計,花蓮縣107年雜糧面積約2449公頃,發展出台灣藜、樹豆等原鄉特色雜糧。為推廣在地的國產雜糧加工品,花蓮縣農會今年與花蓮百年醬油老店合作,採用花蓮縣光復鄉的台灣藜(紅藜)製作色澤風味獨特的「紅藜醬油」。新味醬油第三代負責人許桓巽表示,紅蔾醬油聞起來有特殊甜味,色澤也是比較偏紅的琥珀色,不論是燉肉、炒菜都很健康美味,也為在地農產品加值。

根據農糧署東區分署統計,花蓮縣107年雜糧面積約2449公頃,發展出台灣藜、樹豆等原鄉特色雜糧。為推廣在地的國產雜糧加工品,花蓮縣農會今年與花蓮百年醬油老店合作,採用花蓮縣光復鄉的台灣藜(紅藜)製作色澤風味獨特的「紅藜醬油」。新味醬油第三代負責人許桓巽表示,紅蔾醬油聞起來有特殊甜味,色澤也是比較偏紅的琥珀色,不論是燉肉、炒菜都很健康美味,也為在地農產品加值。

農糧署東區分署署長陳昌岑表示,花東地區原住民族很多,而紅蔾是傳統原民主食,為推廣在地雜糧作物,因此利用加工產品行銷,在生產端提高產量,消費端獲得消費者支持。以花蓮來講,粗估統計紅蔾種植面積有60公頃,不過市場上紅蔾需求量少,主食類來講是搭配副食品,產量多一點的話就會影響價格,也會影響農民種植意願,希望透過加工處理方式,讓產量維持一定水準。

陳昌岑說,目前紅蔾還沒有辦法外銷,最近更名為台灣蔾就是要跟國外的藜麥做區隔,台灣蔾顆粒小,進口量多價格便宜,還在努力讓國人能接受國產紅蔾。

許桓巽指出,紅蔾醬油是用原來的醬油去發酵,主要原料是大豆跟小麥再加上紅蔾,特點是釀出來的醬油口味偏甜,醣類比黃豆多,在料理的時候糖可以少加,有自然的甜味,且用量比較少,在料理時用比平常一半醬油的量就有油亮的色澤。

許桓巽說,因為想要使用花蓮在地農產品,跟農會、農糧署有接洽計畫嘗試跟小農合作,做出有花蓮特色的紅蔾醬油,在台北旅展推廣時,接受度很高,因為有自然回甘的甜,口感很好。

花蓮縣農會、農糧署東區分署、花蓮農改場今天發表紅藜醬油,還請來兩岸十大名廚之一的游信凱,和3C奶爸史丹利料理比賽,飯店主廚游信凱以紅藜醬油、花蓮鳳林豆奶現場製作「紅藜醬燒雞肉豆奶燉飯」;3C奶爸史丹利則運用花蓮縣農會研發的即食樹豆紅燒鰻魚,料理「紅寶石鰻魚油飯」,現場醬香味四溢。

紅蔾醬油口感自然甜 農糧署為花東農產品加值
兩岸十大名廚之一的游信凱以紅藜醬油、花蓮鳳林豆奶現場製作「紅藜醬燒雞肉豆奶燉飯」。記者王思慧/攝影
紅蔾醬油口感自然甜 農糧署為花東農產品加值
新味醬油第三代負責人許桓巽表示,紅蔾醬油聞起來有特殊甜味,口感也偏甜。記者王思慧/攝影
紅蔾醬油口感自然甜 農糧署為花東農產品加值
3C奶爸史丹利則運用花蓮縣農會研發的即食樹豆紅燒鰻魚,料理「紅寶石鰻魚油飯」。記者王思慧/攝影
紅蔾醬油口感自然甜 農糧署為花東農產品加值
花蓮縣農會、農糧署東區分署、花蓮農改場今天發表紅藜醬油。記者王思慧/攝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