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河川 屏縣畜牧廢水變肥水

0

為使河川水質改善,近年屏東縣推動「沼液沼渣肥分利用」,讓畜牧廢水再循環利用,進行農作物施肥。 圖/屏東縣環保局提供

救河川 屏縣畜牧廢水變肥水
為使河川水質改善,近年屏東縣推動「沼液沼渣肥分利用」,讓畜牧廢水再循環利用,進行農作物施肥。 圖/屏東縣環保局提供

屏東縣的豬、牛養殖量皆為全台第2名,畜牧廢水若處理不當,恐汙染東港溪、高屏溪等水質,為確保水質環境,近年屏東縣環保局及農業處持續推動「沼液沼渣肥分利用」,以三段式廢水處理設施,讓畜牧廢水循環利用,更能用於農作物施肥,創造環境、畜牧業者、農民及居民多贏局面。

目前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前,已有92家畜牧場參與肥分利用計畫,有150位農民配合施灌,每年再利用約65萬噸水資源,等同減少9萬頭豬隻廢水排入河川。

環保局表示,肥分利用計畫主要針對畜牧場動物排泄物,進行固液分離、厭氧發酵、好氧處理等三段式廢水處理後,排放回環境水體中。其中,進行第2階段「厭氧發酵」豬隻排泄物僅需10天發酵,即可處理近8成物染量,產生出沼液、沼渣作為肥料供農民利用,既能節省電費,又能省下水汙費,鼓勵畜牧業者與農民合作,利用沼液、沼渣進行施肥。

「農民沒用過肥水就不敢用,但一用就會一直用!」環保局水汙染防治科長王奕軒表示,每年接獲民眾陳情案以臭味、水汙染占大宗,環保局過去扮演稽查角色,現在改為輔導、推廣導向,與農業處合作,進行畜牧場廢水處理、再利用或沼氣發電等。

新政策推行過程遭遇的最大困難是如何說服農民合作,解除農民對肥水的疑慮,農委會提供指南,可幫助農民了解不同農作物如何利用肥水施肥,才能讓政策更接地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