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風吹向醫界 陳階曉研發腦部導航機器人

0

陽明醫科擬於一〇九年度首創「醫師工程師組」,宣示培育醫療跨域人才的決心。是醫師更是國內兩家生物科技公司創業人陳階曉認為,這個做法很好,「台灣的醫師很聰明,可惜以往我們被困在醫療行業中,要是能多看外面的世界就能有更多不同火花。」

陳階曉是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被外界視為「創業勝利組」,分別在2012年共同創辦安盛生科(iXensor)、2014年成立鈦隼生物科技(Brain Navi)研發台灣首個腦部導航機器人。事實上,他並不是在零理工基礎的狀態下創業。

當上泌尿科醫師第三年,陳階曉常覺得腹腔鏡手術的機械不好用,想調整卻找不到人幫忙,「當年台灣只有醫材代理商,遇到問題只能向原廠反映。」但送出的意見屢次被原廠無視,陳階曉念頭一轉,乾脆自己來,2005年進入成大醫學工程研究所,一口氣取得碩、博士資格,就此開啟跨界之路。

陳階曉指出,不同時代的醫師需要懂的東西不一樣。了解工程相關知識,對臨床工作大有幫助,機器開刀勢必是未來趨勢,醫師不懂工程,只能廠商說什麼就做什麼,遇到特殊個案,發現機器不好用,恐就束手無策。

「不懂人工智慧AI的醫師,未來可能會被機器人俘虜。」陳階曉預測,未來醫院內越來越多治療講究標準流程,例如由AI協助醫師確診患者,AI透過大數據訓練,遇特例可能誤判,若不知道AI極限,就會任它指導,限於已知操作照著做。

陳階曉說,台灣醫學發展本來就很強,工程也有一定基礎,有企圖的醫師不少,但真的成為跨界醫師仍是少數。目前國內有一項計畫,甄選工程、醫學等領域人才,到史丹福大學參與醫療器材產品設計與商品化實務訓練。訓練約50成員有一半是醫師,各科別都有,從外科、放射腫瘤到小兒科醫師。

國內工程師醫師多半繼續在醫院工作,或兼職醫材公司顧問。陳階曉指出,應與民間投資者對新創團隊保持觀望態度有關,雖政府有很多補助計畫,但經費有限,仍需大公司資助。「跨界不能只為賺錢,擁有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才是價值所在,跨界就是趨勢,一定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醫師。」

跨界風吹向醫界 陳階曉研發腦部導航機器人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階曉,被外界視為「創業勝利組」,分別在2012年共同創辦安盛生科(iXensor)、2014年成立鈦隼生物科技(Brain Navi)。圖/陳階曉醫師提供

跨界風吹向醫界 陳階曉研發腦部導航機器人
總統蔡英文(左一)拜訪生醫園區,陳階曉醫師(左二)以鈦隼創辦人身份,作為業界代表介紹產品。圖/陳階曉醫師提供

跨界風吹向醫界 陳階曉研發腦部導航機器人
鈦隼代表台灣去舊金山TechCrunch Disrupt發表,創辦人陳階曉醫師(右)也同行參與。圖/陳階曉醫師提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