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是一所大醫院 我們為什麼要受這麼多疾病的折磨?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醫學簡史》,作者若伊.波特】這位耽溺於食慾的人,患有痛風。小鬼正以熾紅的鐵鉗燒灼他的腳,象徵痛風的痛苦。(1818)版畫,插畫家: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 圖/摘自《醫學簡史:疾病與醫學的故事,科學醫學體系的困境》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醫學簡史》,作者若伊.波特】
農業是禍福相倚,吉凶同域──使更多人存活,卻削弱生命力──工業革命也造成了同樣的後果。工業化使人口增加,促進繁榮(也擴大貧富差距),卻使更多人生活在不潔的環境中,製造職業病(例如礦工、陶工的肺容易出毛病),以及新的都市病,如佝僂症。
除了古老的貧窮病,還出現了富貴病。癌症、肥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肺氣腫,以及許多慢性、退化疾病,在人民富裕、高壽的國家中,病例數不斷攀升。而第三世界,跨亞、非、拉三洲,由於輸入西方生活方式,以及香菸、酒精飲料、高脂食物、垃圾食物、毒品,現在也開始受富貴病的蹂躪。
雖然霍亂與其他疾病殺手不再猖狂,二十世紀出現了新的殺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橫掃全球的「西班牙流感」,是有史以來疫情最嚴重的大疫,不到兩年,就殺死了大約六千萬人。它的病原至今不明,令許多擔心它可能會捲土重來。新疾病還在繼續出現,例如愛滋病、依波拉熱、拉薩熱、馬堡熱。愛滋病發源於非洲下薩哈拉地區,透過愛液與血液傳遞,一九八一年才引起防疫單位的注意。那一年,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發佈通告,有些同性戀男子死於某些罕見的感染疾病,病徵之一是免疫系統失靈。這個消息傳出後,引起恐慌,大眾紛紛歸咎受害者,拿「同性戀」做文章;同時,與論要求國會撥款,生物醫學界開始密集地研究「後天免疫缺陷症」(愛滋病)。一九八四年,科學家發現愛滋病毒(HIV),現在大家幾乎一致認為愛滋病毒就是導致愛滋病的病原。不過,發展疫苗或特效藥的研究計畫一直沒有成功,部份原因是愛滋病毒演化得非常快速,已上市的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此外,由於愛滋病會重創免疫系統,病人不管巧遇什麼感染原,都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因此肺結核之類的疾病,過去以為撲滅了,現在都捲土重來。愛滋病極端危險,因為病毒進入人體後,潛伏期很長,帶原者不會出現症狀,難怪愛滋病疫情到現在都沒有控制住。非洲下薩哈拉地區的國家,人民最窮、醫藥資源嚴重缺乏,因此疫情最慘重。
一九六九年,美國公共健康局局長向美國民眾宣佈了一個好消息:我們已打贏對抗微生物的戰爭,傳染病不會再威脅人類的健康。以後見之明,我們只能說,他的想法反映了上一世代醫界流行的短視與樂觀心態。現在,我們冷靜多了。從演化的觀點來看,人類在世界各地對抗疾病,似乎比較像力圖維持現狀的拉鋸戰,至於戰爭本身,永無終止之日。
直到最近,在任何地方生活都逃脫不了微生物病原布下的羅網。新生兒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兒童與青少年最容易受病魔折磨,死於生產的母親,數量高得驚人。俗語說得好:「塵世是一所大醫院」。這些經驗與基督徒的世界觀──塵世是淚水之谷──恰好互相發明,令信徒深信人必然有罪。不然,我們為什麼要受這麼多的折磨?
人必須武裝自己,對抗疾病、痛苦、失能、以及早衰,特別是窮人。堅忍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而不是一切歸諸宿命。我們的祖先會積極維護健康,照顧自己,若家人生病,就照顧家人。有能力的人,有時會找治療疾病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