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0

水產試驗所在雲林和台南以20公頃魚塭,進行漁電共生試驗,不論文蛤或虱目魚成效良好,農委會今天在台西水試所發表成果,並與多家光電公司簽約合作,強調經過1年多的對照養殖試驗,遮光率40%養殖和傳統的育成率相差不多,但遮光可大幅改善養環境,讓魚塭「冬暖夏涼」,養殖物長得較快,不必擔心水溫、盬度過高或溶氧不足,是邁入智慧養殖的新里程碑。

水產試驗所在雲林和台南以20公頃魚塭,進行漁電共生試驗,不論文蛤或虱目魚成效良好,農委會今天在台西水試所發表成果,並與多家光電公司簽約合作,強調經過1年多的對照養殖試驗,遮光率40%養殖和傳統的育成率相差不多,但遮光可大幅改善養環境,讓魚塭「冬暖夏涼」,養殖物長得較快,不必擔心水溫、盬度過高或溶氧不足,是邁入智慧養殖的新里程碑。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今天在台西試驗場舉行「漁電共生試驗育成基地啟用典禮」,水試所長陳君如表示,育成基地目前已有5家廠商完成進駐簽約,透過實體營運,加速漁電共生研究發展,成為智慧化漁電共構創新的養殖據點。

陳君如說,配合綠能政策,水試所依現行法規光電設施40%遮蔽率前提下,進行文蛤立柱式及浮動式的實體光電設施養殖試驗,發現文蛤養殖育成及產能可達到7成,效果不錯,在同樣氣溫、水溫條件下,育成率差不多。

但針對近年來養殖環境變差,包括氣候遽變、降暴雨增多,使魚塭水質容易變化,造成文蛤死亡暴增,這兩年育成率甚至不到兩成,陳君如說,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漁電魚塭可就能發揮維護魚塭環境功能的時候,因設施遮蔽可有效降低水溫1至3度,減少急降雨的衝擊,冬季則可抗寒,增溫3到5度,減少魚貝被凍死,反而對養殖更有利。

陳君如說,目前在台西試驗立柱光電、台南七股則試驗浮動式光電,兩者效果都很好,未來將試驗白蝦等更多種台灣主流養殖魚貝,為國內打造光電合體的智慧科技養殖場。

光電董事長陳貴光表示,漁電共生以漁養為優先,將來採保障合作模式,不僅魚塭業主每月有約五萬元租金收入,包括魚苗、飼料等全由光電業者支付,收成雖歸屬光電業者,但魚塭業主仍可分紅,加上他們將引進水質遠距監控等科技管理,魚塭主人只需巡池就有穩定收入,大大降低養殖風險,創造漁電雙贏。

魚塭業者黃淑玲、林國體及林珍等多人說,養殖環境和氣候大不如前,養殖死亡率高風險也高,年輕人不願回來,有人回家養了幾年把積蓄都虧光,漁電給他們多了一項選擇,沿海人口老化日益嚴重,為養殖找出一條保障可靠的新路才重要。

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台西漁電共生試驗場採立柱光電,可大幅改善現有的養殖環境和水質,試驗養殖成功。記者蔡維斌/攝影
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漁電共生養殖的成功,將帶給沿海養殖新的里程碑。記者蔡維斌/翻攝
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台西漁電共生試驗場採立柱光電,可大幅改善現有的養殖環境和水質,試驗養殖成功。記者蔡維斌/攝影
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漁電共生和傳統魚塭養出的文蛤對照下,因不受強日和暴雨影響,光電組略顯肥美。記者蔡維斌/攝影
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漁電共生和傳統魚塭養出的文蛤對照下,因不受強日和暴雨影響,光電組略顯肥美。記者蔡維斌/攝影
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農委會水試所和光電業者合作進行漁電共生試驗養殖成功,共同發表成果,為台灣養殖跨出新的里程碑。記者蔡維斌/攝影
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農委會水試所和光電業者合作進行漁電共生試驗養殖成功,共同發表成果,為台灣養殖跨出新的里程碑。記者蔡維斌/攝影
漁電共生試驗成功釋放利多 讓台灣養殖邁向智慧科技
農委會水試所和光電業者合作進行漁電共生試驗養殖成功,共同發表成果,為台灣養殖跨出新的里程碑。記者蔡維斌/攝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