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自然保留區 北市府擬全面解編
關渡自然保留區的紅樹林陸域化嚴重,影響基隆河水流往社子島側沖刷,必須仰賴消波塊減緩侵蝕,成了另一種生態問題。 記者張世杰/攝影
台北市的關渡自然保留區,紅樹林生長茂密,影響防洪效果、水鳥棲息,為了改善陸域化情形,北市府去年拋出部分解編的構想,引發各界撻伐,不料如今政策卻是打算將整個自然保留區全數解編,原不准民眾進出限制也大解禁,最快今年提送農委會定奪。
值得一提的是,關渡自然保留區現有8公頃私地,政府無法徵收,私地主也不能處分產權,一度向民代陳情;台北市動保處表示,若確定解編後,該區域改適用「濕地保育法」,附有徵收條款,未來內政部有特殊利用或保育需求,就可徵收私地。
關渡自然保留區占地約55公頃,早期為水鳥棲地,民國75年依「文資法」被劃為自然地景,在不可有人為干預下,當地紅樹林生長茂密、盤根錯節,導致陸域化嚴重,北市府礙於文資身分,始終無法疏伐,最後決定朝向解編方式努力。
考量解編茲事體大,北市府曾委託專業評估,打算採部分解編方式,但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各界撻伐,市長柯文哲更被痛罵是「生態殺手」,不料近期北市府內部卻更傾向100%解編,形同取消整個自然保留區。
動保處說,關渡自然保留區陸域化嚴重,導致水鳥棲地縮減,之前統計發現,現況保留區的生存鳥類,近57%屬於偏陸域鳥類,例如黃頭鷺、小白鷺等,反倒水域鳥類的小水鴨、花嘴鴨,僅占整體30%。
動保處表示,北市府原本僅考慮解編20%,但考量紅樹林擴張快速,若疏伐範圍不大,紅樹林很快就長回來,等於「治標不治本」,才決定改為100%解編,未來仍透過「濕地保育法」管制。
動保處說,文資法禁止破壞及改變原有自然狀態,無法疏伐紅樹林,濕地保育法相對較彈性,可以做棲地營造、改善,民眾也能進出濕地,但北市府沒有打算比照台中高美濕地模式,開闢步道、發展觀光行為。